李立鹏
-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伐他汀联合阿罗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联合阿罗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罗洛尔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40 mg/次,1次/d,盐酸阿罗洛尔片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d IVST)、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肺动脉楔压(PAWP)、心率(HR)、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63%、92.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MAP、SV、S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d IVST、HR、SVR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阿罗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师志芳李立鹏代婧韩建妙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
-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9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1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氟伐他汀(40 mg/d)治疗,治疗2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氟伐他汀(80 mg/d)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1年。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NT-pro 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F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及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治疗1组(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LVF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血浆NT-pro BN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血浆NT-pro BN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血浆NT-pro BNP、Hcy水平均低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LDL-C、TC、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及治�
- 师志芳李立鹏代婧韩建妙
- 关键词:心力衰竭氟伐他汀肿瘤坏死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