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辉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流域
  • 2篇挠力河流域
  • 2篇居民点
  • 2篇河流域
  • 2篇村居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整治
  • 1篇水土
  • 1篇水土资源
  • 1篇碳排放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资源
  • 1篇农业非点源
  • 1篇农业非点源污...

机构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东北大学

作者

  • 6篇赵宇辉
  • 5篇雷国平
  • 5篇周浩
  • 3篇张博
  • 1篇张旭
  • 1篇胡国霞
  • 1篇冯晓娟
  • 1篇王金伟
  • 1篇董博文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90-2013年挠力河流域耕地变化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分析被引量:38
2015年
为揭示挠力河流域耕地资源水分盈亏态势,该文以遥感数据、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和DEM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旱改水角度出发探讨1990-2013年间流域耕地变化下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问题。结果表明:20多年间挠力河流域水田、旱地间变化极为剧烈,其变化以耕地内部转化为主;农田需水量由1990年的541 mm上升至2013年的581.82 mm,变化主要集中于流域西北部和中部地区,年实际蒸散量区间为438~587 mm,整体表现出“中间低,两头高”的分布特征;耕地水分盈亏程度变化明显,盈亏指数评价等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除严重缺水耕地面积少量增加外,其余4种评价等级耕地变化强烈,其中正常缺水耕地的面积比例下降22.06%,其余3种评价等级耕地都出现较大面积的增加,表明流域耕地水分亏缺态势进一步加剧。该研究结果可为挠力河流域农田灌溉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浩雷国平张博赵宇辉张旭董博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水土资源耕地挠力河流域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模拟被引量:15
2016年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和2013年2期遥感数据,结合马尔科夫(Markov)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流域1990—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运用CA-Markov模型对202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耕地的内部和外部转换为主,水田化现象是最主要的景观变化特征,未利用地面积由于大量垦荒而大幅度减少;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由1990年的251.46上升至2013年的270.48,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模型模拟显示流域Kappa系数为0.82,预测结果可信;2013—2025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和速率与1990—2013年存在差异,林地变化幅度最大,水田面积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单一动态度降为2%,旱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2 a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持续上升,流域受人类社会因素扰动作用的强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周浩雷国平赵宇辉路昌张博
关键词:挠力河流域空间分析模型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碳排放效应问题,本文以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能源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为基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核算碳排放/吸收量及其强度并进行区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4—2012年用地类型中以耕地面积增长最快,其动态度为3.73%,园地大量减少;期间碳排放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长量为6 020.85万t;建设用地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应重点从建设用地上着手控制碳排放;黑龙江省碳排放区际差异明显,碳排放大部分集中于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哈尔滨市4个地级市,2010年四者碳排放量占到全省的58.17%;全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年均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当前碳排放量增加不会因为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而有所减缓,倘若今后不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黑龙江省净排放量将会居高不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胡国霞雷国平周浩路昌赵宇辉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被引量:6
2016年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的重要依据。以五常市北部地区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典型粮食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评价分级和区域模式差异,综合考虑人口城镇化影响实现居民点的整治分区规划。结果表明:北部12个乡镇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区间为0~3.9968,不存在最高适宜的居民点用地,域内以高适宜和中适宜用地为主,低适宜和不适宜的居民点用地相对比例之和5.02%,地区仍有部分居民点需重点整治;兴隆乡、营城子乡、民乐乡等部分地区应引导村内人121外迁,八家子乡、常堡乡、牛家镇等应积极迁村并点,兴隆乡部分地区、八家子乡和卫国乡实施内部改造,保留发展型均有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周浩雷国平赵宇辉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布局优化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实现城乡一体化及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建设工作的重点立足于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建设。就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缺少合理的规划控...
赵宇辉
关键词: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
文献传递
基于MUSLE模型的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系统评价与分析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对其防控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图件和相关文本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结合各乡镇等标污染负荷大小,对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地表潜在侵蚀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布规律,东南部地区风险整体偏高,而西北部和中部平原地带多为中等和低侵蚀风险区;乡镇尺度上,小岭乡、玉泉镇、交界镇、红星乡和大岭乡潜在侵蚀最为严重。2)流域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大,侵蚀风险最高,其平均值为0.037,风险贡献率为61.88%;农业用地风险贡献率仅次于林业用地,达到20.50%;坡度上,微坡36.26%的风险贡献率在所有坡型中最高。3)乡镇侵蚀风险分布与对应非点源污染风险不能完全重叠,位于平原地带的杨树乡和双丰镇侵蚀风险良好,其单位面积污染风险值远高于乡镇平均值,应重度防控,大岭乡、小岭乡和玉泉镇侵蚀风险严重,污染防控等级为适度。
周浩雷国平冯晓娟王金伟张博赵宇辉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类型阿什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