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祥 作品数:8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析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给予临床糖尿病足坏疽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总结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抽选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PA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具体结合其行为给予其介入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90条患肢)共被给予了75次介入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超声消融治疗,48例行超声消融+球囊扩张治疗,其余7例行超声消融+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术中技术再通率达91.11%,且术后随访,发现效果较稳定。结论对于临床上的糖尿病足坏疽并PAD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介入治疗办法,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动脉血管再通率,提高治疗效果。 于吉祥 樊琳琳 李禹关键词:糖尿病足坏疽 PAD 介入治疗 Leptin、TNF-α、FFA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在肥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体检的肥胖症患者30例(研究组),另选取非肥胖症者30例(对照组),测量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Leptin、TNF-α、FFA等指标,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观察Leptin、TNF-α、FFA和肥胖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研究组甘油三脂(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Leptin、FINS、FPG、TNF-α、FFA以及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1.98±0.31)mmol/L、(0.76±0.02)mmol/L、(15.14±0.04)μg/L、(20.56±0.04)mmol/L、(5.93±0.04)mmol/L、(43.98±0.14)ng/L、(0.17±0.01)mmol/L和(5.37±0.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23,8.979,9.074,10.082,9.089,9.562,9.065,10.083,均P<0.05);研究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0.011±0.002)显著低于对照组(0.021±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28,P=0.012);FFA与TG、HOMA-IR、FINS呈正相关关系(r=0.842,0.796,0.879,P=0.017.0.019,0.023),与ISI呈负相关关系(r=-0.958,P=0.021);Leptin与BMI、HOMA-IR、FINS呈正相关关系(r=0.793,0.869,0.837,P=0.018,0.022,0.017),与ISI呈负相关关系(r=-0.905,P=0.011);TNF-α与ISI呈负相关关系(r=-0.807,P=0.013)。结论:肥胖者血清中Leptin、TNF-α、FFA显著高于正常者,且和肥胖等项指标具有相关关系。 樊琳琳 于吉祥 吴君丽 卢颖 李园园关键词: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游离脂肪酸 肥胖 自膨式裸支架LifeStent在髂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腔内技术对治疗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使用第2代自膨式裸支架Life Stent(美国,巴德)置入治疗的6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患者(共75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保肢率、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岁,按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分型,TASCⅡA型患肢11条,TASCⅡB型患肢26条,TASCⅡC型患肢29条,TASCⅡD型患肢9条。术前踝肱指数为0.29±0.20,术后复查踝肱指数为0.94±0.16,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22±10)个月,失访5例。1年、2年的一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79%和60%、二期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1%和84%、保肢率分别为96%和94%。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无手术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第2代自膨式裸支架Life Stent治疗髂动脉狭窄闭塞疾病的近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陈彬 高鹏 于吉祥 李禹 孟冉冉 惠菲菲 杨彬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髂动脉 支架成形术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1年内支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患者,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及炎症因子水平。 于吉祥 樊琳琳 杨彬 李禹 孟冉冉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微切口联合驱血加隧道内压法治疗老年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切口联合驱血加隧道内压法治疗老年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伴下肢溃疡的老年患者,其中45例患者采用微切口联合驱血加隧道内压法术式(观察组),余45例采用单纯微切口术式(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皮下血肿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门诊随访溃疡愈合情况,并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VCSS)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t=18.010、50.320、33.540、19.210、16.680,χ~2=16.250;均P <0.0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溃疡均痊愈,未见复发。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t=37.370、49.980,均P <0.01);治疗前两组患者VC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4.550,P <0.01)。结论微切口联合驱血加隧道内压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愈合快等优点,而且简单易学、成本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孟冉冉 安富荣 高鹏 杨彬 于吉祥 李禹 惠菲菲 刘现虎 张庆帅 于慧颖关键词:微切口 静脉曲张性溃疡 驱血带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内膜增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ATI)受体相关蛋白(ATRAP)通过AngⅡ1型受体(AT1R)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RAPcDNA转至pSV2neo载体,然后转染至来源于成年sD大鼠胸主动脉的VSMCs。VSMCs内DNA合成,细胞外信号渊控激酶(ERK)及ERK磷酸化的表达分别通过。H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利用球囊损伤血管的模型,观察转染和未转染ATRAPcDNA的12周雄性SD大鼠的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AngⅡ刺激VSMCs48h后,ATRAP过表达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3H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P〈0.05)。ATRAP的过表达使磷酸化ERK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并明显抑制了损伤动脉的新生内膜增生。(2)术后4周阴性对照组的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为(99.43±10.27)μm和(146.82±12.61)μm,术后8周为(158.62±15.93)μm和(201.04±17.92)μm,术后4周ATRAP转染组的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为(54.27±7.71)μm和(99.62±9.82)μm,术后8周为(84.82±9.16)μm和(137.93±13.94)μm。术后4周阴性对照组的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为(203.38±29.57)μm和(374.63±38.27)μm,术后8周为(347.16±27.05)μm和(439.59±35.52)μm,术后4周ATRAP转染组的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为(126.18±19.26)μm和(258.42±23.92)μm,术后8周为(161.46±22.49)μm和(160.28±22.91)μm。术后4、8周各组实验动物颈总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均有所增厚,面积也有所增大,pSV2neo转染组较对照组内膜和中膜厚度增加均明显减轻(P〈0.01);管腔面积在各时间段pSV2neo转染组均大干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3)定量图像分析显示:与pSV2neo转染组比较,ATRAP转染组的动脉内膜面积儿乎减半,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AP转染的损伤 高鹏 司继媛 杨彬 于吉祥 孟冉冉 陈彬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新生内膜形成 彩超引导下高压球囊治疗在肾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分析 2023年 分析在肾透析过程中应用彩超引导下高压球囊治疗在自体静脉内瘘狭窄中发挥的优势。方法 将2022年全年覆盖范围内前往院内行肾透析的患者纳为受试对象(n=100),依据患者球囊压力、就诊时序、双盲法分组结局依次令患者落入对照组(n=50,压力参数为18个大气压)与研究组(n=50,压力参数为24个大气压)参与试验,入组患者均行彩超引导下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观察:内瘘狭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不同时点内初级通畅率与手术结果比较;并发症构成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内瘘狭窄处内径更大,内瘘自然流量、透析血流量与肱动脉血流量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存在的差距统计意义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与九个月的初级通畅率更高,同时患者手术时间更短,球囊使用个数更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存在的差距统计意义明显(P<0.05),此外患者手术成功率更高但与对照组患者相较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形出现血肿、穿刺点出血与球囊/血管破裂的构成比更低,与研究组患者比较组间存在的差距统计意义明显(P<0.05)。结论 肾透析过程中应用彩超引导下高压球囊治疗可协助患者获得理想治疗预期并控制远期治疗结局,同一高压球囊,使用较高的工作压力,可获得较好的远近期通畅效果,但是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略有升高。 于吉祥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经皮血管成形术 EVAR与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与传统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39例患者(EVAR组)、传统外科开放性手术的48例(传统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差异。结果:术后24 h观察,两组87例均手术成功,成功率均为100%,传统组和EVAR组均无术中死亡。EVA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短[(150.3±23.3)min vs.(234.5±34.7)min]、术中出血量少[(75.4±29.1)m L vs.(934.0±198.4)m L]、术中输血量少[0 m L vs.(275.0±68.0)m L]、ICU停留时间短[0 h vs.(1.2±0.3)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10.4±2.0)d vs.(24.8±2.5)d]、禁食时间短[(1.5±0.8)d vs.(2.1±0.7)d]、住院时间短[(12.8±2.1)d vs.(15.4±4.3)d](均P<0.05);EVAR组的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率低于传统组(5.13%vs.20.83%,P<0.05);EVAR组的远期手术并发症率高于传统组(17.95%vs.4.17%,P<0.05)。结论:EVAR与传统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EVAR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低的特点,但中远期并发症较传统手术高。 高鹏 杨彬 司继媛 于吉祥 李禹 孟冉冉 陈彬关键词:腔内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