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圣杰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前列腺
  • 8篇前列腺癌
  • 8篇腺癌
  • 6篇肿瘤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3篇上尿路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癌
  • 3篇尿路上皮
  • 3篇尿路上皮癌
  • 3篇腺肿瘤
  • 3篇根治术后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癌患者
  • 3篇膀胱
  • 2篇雄激素

机构

  • 16篇北京医院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作者

  • 19篇刘圣杰
  • 11篇王建业
  • 9篇吴鹏杰
  • 7篇朱刚
  • 7篇刘明
  • 6篇张耀光
  • 6篇侯惠民
  • 5篇万奔
  • 4篇马宏
  • 3篇王建龙
  • 3篇龚侃
  • 3篇魏东
  • 2篇王萱
  • 2篇张伟
  • 2篇李腾
  • 2篇田子健
  • 1篇丁义
  • 1篇王鑫
  • 1篇朱生才
  • 1篇金滨

传媒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保健医苑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单次与多次膀胱灌注化疗的研究及Meta分析
评价原发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的作用,探讨单次灌注与多次灌注预防膀胱癌再发的疗效差异.回顾性分析卫生部北京医院115例原发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非灌注组、单次灌注和多次灌注疗效的...
张耀光吴鹏杰魏东刘圣杰马宏王建龙陈鑫朱刚万奔王建业
警惕“隐秘的杀手”——前列腺癌
2023年
前列腺癌常被称为“隐秘的杀手”,因为其早期并没有什么显著症状,一旦疏于检查,很容易在出现症状或者发现时就已到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对早期症状的关注不足、区域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是导致我国前列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前列腺癌的筛查有助于实现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刘圣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预后不良改善预后诊疗水平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盆腔照射放疗不会影响尿失禁的恢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盆腔照射放疗对患者尿失禁恢复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共纳入2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及术后辅助调强放疗的患者。其中17例于术后接受单纯瘤床区的调强放疗(单纯瘤床组),中位放疗剂量为72 Gy (64~74 Gy);11例接受瘤床联合盆腔淋巴引流区的调强放疗(联合组)。瘤床和盆腔淋巴引流区的中位照射剂量分别为70 Gy (50~74 Gy)和50 Gy (24~55 Gy)。在术后2个月及放疗后2、6、12、18、24、36个月使用扩大前列腺癌指数(EPCI)工具的排尿部分对患者的尿失禁恢复情况及排尿功能进行前瞻式的随访。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的恢复情况及排尿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种放疗范围下对应的术后尿失禁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454)。单纯瘤床组和联合组在放疗前使用EPCI工具所测得的基线排尿功能评分分别为39.76±9.88、38.09±7.74;放疗2年后分别测得为37.82±9.18、37.18±8.05,各组放疗前与放疗后的排尿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851)。联合组放疗过程中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显著上升(P=0.023)。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瘤床联合盆腔淋巴结引流区调强放疗与单纯瘤床调强放疗相比,不会影响术后尿失禁的恢复且不会降低术后排尿功能。但前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增加白细胞减低的风险。
郭潇潇刘明钟秋子刘圣杰吴鹏杰张志鹏王建业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尿失禁排尿功能
双侧肾癌相关的分子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肾癌发病率持续增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肾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位居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15位和17位。双侧肾癌是肾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肾癌总体的1%-5%。目前双侧肾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等。此类患者由于双侧肾脏均发病并接受手术治疗,肾脏的创伤及负荷加重,因此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会增加。
洪保安王江宜刘圣杰张九丰周靖程马开访张宁龚侃
关键词:分子学研究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癌症发病率
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检查阳性在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查阳性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估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71例FISH检查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与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相比较,总结分析FISH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卡方检验对肿瘤的分期和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在FISH检查阳性的病例中,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 value,PPV)为76.4%,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71.3%~81.5%,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PPV 86.8%,95%CI:78.5%~95.0%)相近,而低于膀胱镜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PPV 96.1%,95%CI:91.7%~100.0%)。FISH的PPV显著高于国外报道(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48,P<0.00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组和阴性组在尿路上皮癌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和分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检测阳性的输尿管癌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占92.3%,与国内的相关报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SH的PPV相对较高,有助于尿路上皮癌的诊断,FISH检查阳性的输尿管癌临床病理分级更高,可考虑行根治性手术并加强术后的随访监测。
柳家园彭翔宁向辉李腾彭双鹤王江宜刘圣杰丁义蔡林龚侃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分子探针
双极雄激素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4例被引量:1
2022年
雄激素与前列腺癌治疗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泌尿外科肿瘤领域,Huggins等[1]发现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补充雄激素可促进细胞增殖,这种理论成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Denmeade等[2]发现低剂量雄激素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而高剂量雄激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据此,2010年提出了雄激素水平骤升骤降快速交替的双极雄激素治疗(bipolar androgen therapy,BAT)。BAT指在前列腺癌患者持续ADT的基础上,予单次高剂量的外源性雄激素,每28天1个循环,实现睾酮超生理水平和去势水平的快速交替,高剂量雄激素诱导的DNA断裂和凋亡是短暂的,睾酮的快速循环可能导致DNA的反复损伤,增强其抗肿瘤作用[3]。2020年4月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Mark等[4]报告了3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使用BAT和恩杂鲁胺治疗后行免疫检查点治疗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客观反应,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对使用过BAT和恩杂鲁胺免疫激活治疗后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治疗潜力。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对于中国mCRPC患者BAT治疗后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展了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本文分享4例完成BAT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开始前已经北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20BJYYEC-180-03),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刘圣杰侯惠民吕政通丁鑫王璐张磊刘明
关键词:前列腺癌
术前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UTU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老年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9年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168例行根治手术的老年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5例(44.6%),女93例(55.4%)。中位年龄73(69,78)岁。110例(65.5%)术前伴肾积水。肿瘤单发147例(87.5%),多发21例(12.5%)。肿瘤位于肾盂和肾盂-输尿管交界处75例(46.6%),输尿管93例(53.4%)。106例(63.1%)行腹腔镜手术,62例(32.9%)行开放手术。以MLR中位值0.22作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MLR组(≤0.22)和高MLR组(>0.22)。分析MLR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根据病理分级进行亚组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前MLR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本研究168例,术后随访51.9(19.2,86.9)个月。低MLR组77例,高MLR组91例。高MLR组男性[51例(56.0%)与24例(31.2%)]、腹腔镜手术[64例(70.3%)与42例(54.5%)]比例高于低MLR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793,95%CI 1.003~3.205,P=0.049)、淋巴结阳性(HR=6.809,95%CI 2.124~17.454,P=0.001)和术前高MLR(HR=2.287,95%CI 1.259~4.154,P=0.007)与OS显著相关;男性(HR=1.758,95%CI 1.066~2.902,P=0.027)、淋巴结阳性(HR=6.524,95%CI 2.542~16.748,P<0.001)、淋巴血管侵犯(HR=2.348,95%CI 1.139~4.838,P=0.021)和术前高MLR(HR=2.801,95%CI 1.657~4.735,P<0.001)与PF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HR=2.050,95%CI 1.079~3.892,P=0.028)、淋巴结阳性(HR=6.641,95%CI 1.852~23.811,P=0.004)和MLR(HR=2.089,95%CI 1.062~4.113,P=0.033)是影响老年UTU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部位(HR=2.024,95%CI 1.033~3.965,P=0.040)、肿瘤多发(HR=2.992,95%CI 1.161~7.713,P=0.023)、淋巴结阳性(HR=6.454,95%CI 2.026~20.564,P=0.002)和MLR(HR=2.866,95%CI 1.554~5.284,P=0.001)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风
刘建勇吴鹏杰赖世聪侯惠民刘圣杰张耀光王建业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
前列腺癌根治术对75岁及以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对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6年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SEER)中前列腺癌患者的数据,根据年龄选择75岁及以上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共纳入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3648例,未手术患者17899例。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的总生存和前列腺癌特异性生存情况。结果75~79岁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手术治疗组的总生存和前列腺癌特异生存优于非手术组(OR=1.49,95%CI:1.22~1.82,P<0.01;OR=1.43,95%CI:1.09~2.04,P<0.05)。75~79岁的低危和≥80岁的低、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手术组的总生存较非手术组差(OR=0.54,95%CI:0.38~0.76,P<0.01;OR=0.47,95%CI:0.34~0.66,P<0.01;OR=0.58,95%CI:0.44~0.78,P<0.01;OR=0.59,95%CI:0.51~0.68,P<0.01)。75~79岁低、中危及≥80岁中危患者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前列腺癌特异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年龄限制应适当放宽;75~79岁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75~79岁低、中危或≥80岁的前列腺癌患者不应推荐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治疗决策的制定应对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郭潇潇郭潇潇朱生才侯惠民张大磊刘圣杰张大磊吴鹏杰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存活率分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发达国家的肿瘤病死率中前列腺癌位于第3位,在发展中国家位于第5位[1].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肿瘤,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和无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癌都会导致死亡,只有高危前列腺癌,如有远处转移、局部进展、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限高危的前列腺癌才会导致前列腺癌相关死亡.Daskivich等[2]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无并发疾病的前列腺癌患者,高危患者死于前列腺癌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死亡,而低危患者死于前列腺癌的概率显著低于非前列腺癌死亡.
刘圣杰朱刚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高危患者淋巴结转移
经脐单孔腹腔镜隐睾切除术治疗隐睾症被引量:3
2015年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例,4个隐睾。一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社会属性为女性,另两例为隐睾患者。共有右侧隐睾3个,左侧隐睾1个。患者年龄分别为20岁,27岁和51岁。体重指数分别为20.1 kg/m^2,19.4 kg/m^2和31.2 kg/m^2。体表可触及1个隐睾位于右腹股沟区,其余3个隐睾均不可触及。术前超声和CT显示1个右侧隐睾在腹股沟区,2个右侧隐睾和1个左侧隐睾在腹腔内。本组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社会属性为女性,要求切除双侧隐睾。
吴鹏杰朱刚金滨王建龙马宏刘圣杰万奔王建业
关键词:隐睾症单孔腹腔镜男性假两性畸形隐睾患者右侧隐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