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少英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怀集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护理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动静脉内瘘血...
  • 2篇血栓
  • 2篇内瘘
  • 2篇尿激酶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 2篇激酶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心绞痛

机构

  • 7篇怀集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余少英
  • 3篇陈寿明
  • 1篇黎美连
  • 1篇石碧兰
  • 1篇莫丽芳
  • 1篇温泉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病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观察组意外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4%,投诉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不规范操作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6%,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6%,医嘱处理不当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6%。[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
余少英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管理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分为接受普通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普通内科治疗、血液灌流(HP)治疗和全面护理的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中间综合征(IMS)的病死率、呼吸肌麻痹(RM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中使用HP治疗,同时予以全面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余少英梁活娟陈寿明陈飘容
关键词:血液灌流急性有机磷中毒护理干预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27例患有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超声检测对27例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测定,并将其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因素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颈动脉IMT>1.3mm的患者而言,其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0.8mm≤颈动脉IMT≤1.3mm的患者,并且其肌酐(Cr)、白蛋白(ALB)含量较低,尿素氮(BU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红蛋白(HGB)等含量较高。经Logistic分析得知,体质量、Cr、BUN、HDL–C与ALB等指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进行超声检测能够有效地预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对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进行纠正。
陈寿明余少英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超声检测
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阶段。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对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的特点及规律提出解决对策。
邓学灵石碧兰余少英黄怡斐
关键词: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双向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和双向注射尿激酶两种不同方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56例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分别在距离动静脉内瘘血栓约2 cm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双侧注射尿激酶溶栓,B组仅在距离动静脉内瘘血栓约2 cm处的近心端一侧注射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结果 A组较B组尿激酶使用剂量低,溶栓时间短,溶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注射尿激酶溶栓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陈寿明梁活娟余少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尿激酶
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活娟温泉余少英黎美连莫丽芳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动静脉内瘘血栓护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46±3.5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73±4.7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余少英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透析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