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四川省骨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全血局部注射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自体全血(AWB)局部注射治疗网球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网球肘患者50例,随机分成PRP组和AWB组,每组25例。PRP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47.34±7.80)岁;病程(5.35±1.41)个月,采用2 ml自体PRP进行痛点局部注射。AWB组男8例,女17例;年龄(48.81±9.27)岁;病程(5.88±1.37)个月,采用2 ml AWB进行痛点局部注射。两组均在门诊行一次治疗。治疗后,用弹力绷带制动3 d,并嘱患者少做伸腕、拧手帕等动作。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ayo肘关节评分,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周,随访中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治疗6周后,PRP组患者VAS评分为(2.41±0.94)分,AWB组为(3.50±0.9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P组在Mayo肘关节评分疼痛、活动度、稳定性、日常能力四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分别为(42.69±5.52)分、(19.42±1.63)分、(9.62±1.96)分、(23.27±2.43)分和(95.00±8.12)分,均优于AWB组的(40.38±7.06)分、(18.65±2.26)分、(8.85±3.26)分、(22.31±3.23)分和(86.73±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治疗网球肘疗效优于自体全血治疗。 王艳杰 吴骁 孙育良关键词:网球肘 富血小板血浆 局部注射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29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症状侧单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5.3±2.1)分,术后6个月为(1.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为(76.3±25.9)分,术后6月为(16.9±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满意程度: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内镜下离断骨块是否完全摘除需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判定离断骨块稳定性,以神经根或硬膜囊充分减压为目的,并评估完全摘除后对椎间盘纤维环强度影响程度。 唐小松 李越 楚福明 吴忌 王艳杰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介入治疗配合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早期采用微创介入配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并给予5年后随访,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总有效率9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年后随访患者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9.9%,对照组复发率19.3%,两组患者五年后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早期介入治疗配合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长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张中 王艳杰 何春江 楚福明 史梦龙 唐小松 黄莉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介入 中医综合治疗 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 探讨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治疗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ND指数VAS评分以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栓素B2(TXB2)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均显著升高,N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以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 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频电治疗,能显著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提高颈椎活动功能,减轻疼痛,与中频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下调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王艳杰关键词:中频电 神经根型颈椎病 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随机、对照原则将80例确诊为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疗效评定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4周,观察组显效率为52.5%和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能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何春江 沈海 张纯 何栩 王艳杰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 针刺 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25例高度向上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其中L2/31例,L3/43例,L4/521例。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8 min,平均62 min。25例随访6~3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0%(23/25)。结论对于L4/5及以上节段高度向上游离髓核位于上椎弓根下缘至上椎弓根中分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前上象限成形入路可以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游离髓核摘除,对椎管内结构干扰小,有限切除骨质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 肖清清 李越 吴忌 楚福明 王艳杰 王雯 黄子洋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外治配合后路经皮内镜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方法配合经皮内镜后方入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ectomy,P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室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0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收入住院的35例患者,均行经皮内镜后方入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围手术期行局部电针、推拿、手指点穴等中医外治方法。观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月、6月,JOA、VAS评分及末次随访Williams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术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天、3个月及6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5.98±0.72)分、(11.59±0.46)分、(13.24±0.11)分、(13.59±0.32)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02±0.24)分、(2.84±0.48)分、(1.32±0.13)分、(1.25±0.13)分;末次随访Williams疗效评价,其中32例优,3例良,0例可,0例差。无一患者脊髓神经损伤。结论:中医外治配合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的中医外治能提高治疗疗效,内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雯 李越 吴忌 楚福明 唐小松 王艳杰 黄子洋关键词:中医外治 经皮内镜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JOA腰痛评分情况、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疼痛(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ADL评分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豆结合五音疗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情绪与睡眠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莉 廖涛 李越 王艳杰 彭文彦 曾巧关键词:耳穴埋豆 五音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效果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合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放松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颈肩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田中靖久等制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031.863,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VAS评分逐渐降低。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4,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6±0.839)分,(7.345±0.873)分,t=1.095,P=0.298];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260±0.928)分,(5.012±0.815)分,t=16.434,P=0.000;(1.927±0.744)分,(3.012±0.676)分;t=51.852,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22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412,P=0.000),即存在时间效应,临床疗效综合评分逐渐增高。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5,P=0.000),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00±2.116)分,(10.210±2.055)分,t=0.062,P=0.803];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3.980±1.422)分,(13.020±1.538)分,t=9.373,P=0.003;(17.710±0.874)分,(15.310±1.554)分,t=84.088,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5.064,P=0.000)。结论: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罐联 吴忌 李越 楚福明 黄莉 唐小松 王艳杰 王雯 苏洪关键词:颈椎病 推罐 肌肉骨骼手法 经皮内镜前方椎间隙入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的前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选自我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因颈椎病住院,采用PECD治疗的12例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及术后3月采用JOA评分... 王雯 李越 吴忌 楚福明 唐小松 王艳杰 黄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