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结合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肱骨干骨折61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肱骨干骨折6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都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与外敷,达到调养气血、接骨续筋的作用;对照组给予西医的消炎止痛药物。结果:2组患者均整复成功,2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临床愈合平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内服和外敷,既能促进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还能有效减轻肢体肿胀,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 董国良黄晓蓉黄金星吴逢斌余洋文波江涛杜琦唐建军
- 关键词:中医西医肱骨干骨折
-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80岁,平均53.5岁。骨折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21例。合并骨质疏松者21例,术中需植骨者18例。结果 50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6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18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0%。结论采用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 董国良黄金星黄晓蓉吴逢斌文波余洋
- 关键词:肱骨骨折近端锁定钢板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医组和联用中西医疗法组。为西医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实施治疗。为联用中西医疗法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腰部疼痛积分、下肢疼痛积分、马尾神经综合征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积分、下肢疼痛积分、马尾神经综合征积分及ADL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联用中西医疗法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ADL评分均高于西药组患者,其腰部疼痛积分、下肢疼痛积分、马尾神经综合征积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患者,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江涛文波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BMC中IP-10、IFN-γ和IL-4 mRNA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9
- 2019年
- 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mRNA水平及意义。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2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期42例,活动期5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PBMC中IP-10、IFN-γ和IL-4mRNA表达。观察组PBMC中IP-10、IFN-γ和IL-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活动期患者PBMC中IP-10、IFN-γ和IL-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明显高于稳定期;观察组患者ASDAS评分、IP-10、IFN-γ和IL-4mRNA相对表达量与ASDAS评分呈正相关。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BMC中IP-10、IFN-γ和IL-4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
- 黄金星唐光辉文波江涛李琦武胜张浩李加翔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白细胞介素-4
- 一种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主要由可旋转折叠架总成、前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连接软管组成。可旋转折叠架总成由前臂托板、后侧夹板,特制球铰总成、弧形连杆柄总成构成,其通过特...
- 杜琦黄金星董国良黄晓蓉罗贞华文波江涛姚书煌武胜李加祥张浩
- 文献传递
- 清肤消肿散调控急性皮下蜂窝组织炎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清肤消肿散对急性皮下蜂窝组织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与研究组建立急性皮下蜂窝组织炎大鼠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技术(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GF-β1、IL-8和TNF-α水平;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其皮下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基因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皮下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基因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TGF-β1、IL-8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大鼠外周血中TGF-β1、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基因的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上升,Smad7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基因的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降低,Smad7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清肤消肿散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治疗急性皮下蜂窝组织炎大鼠。
- 文波李琦
- 关键词:蜂窝组织炎TGF-Β1/SMAD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82岁,平均66.5岁。受伤原因:步行跌伤13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AO分型:A1型3例,A2型12例,A3型3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4min(55~85min)。平均失血量260ml(150~450ml)。术中6例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12例无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平均部分负重时间8d(6~23d)。平均随访9.5个月(7~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4~8个月),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1例主钉入点偏外导致140内翻。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可以有效地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 董国良黄金星黄晓蓉吴逢斌文波余洋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内固定器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通过推拿理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椎间孔镜微创术后出现的残余疼痛,探究其临床疗效机理与残余疼痛出现的原因。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诊断明确、单一责任节段LDH患者,已在我科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且术后出现残余疼痛共计42例,治疗前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受试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相同基础治疗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按揉松筋、弹拨痛点、点穴止痛治疗,频率为1天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共计14天;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14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随访30天的VAS疼痛评分、腰椎ODI评分分数,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从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数据来看,试验组的推拿手法治疗临床疗效稳定,没有复发,是治疗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的一种好方法;且对于快速缓解残余疼痛症状,缩短住院治疗周期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手法治疗LDH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有良好的效果,符合现今快速康复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在临床扩展运用。
- 黄金星谭天林李晓龙文波江涛李加翔武胜张浩李琦兰燕
- 关键词:推拿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一种取出滑丝螺旋刀片的骨钳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出滑丝螺旋刀片的骨钳,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固定钳柄的前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钳头和转动连接有活动钳头,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的前端相对设置有尖嘴夹持部,活动钳柄与...
- 黄金星杜琦兰燕文波江涛武胜李加翔张浩李琦何宗奇谭天林邹先福杜松陈玉琼
- 文献传递
- 一种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
-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固定牵引弓,防止克氏针滑动的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通过调整杆杆连接器、连接杆和接触盘的位置使接触盘与患者体表接触,防滑器将牵引弓保持相对固定,阻止和...
- 杜琦董国良黄金星黄晓蓉罗贞华文波江涛姚书煌李加翔欧光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