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阳 作品数:87 被引量:904 H指数:20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2014年12月江苏霾与冷空气分析 本文利用江苏省能见度监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空气污染要素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4年12月不同路径冷空气影响江苏期间霾及大气污染程度演变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1)霾发生时,500hPa以西北... 曹璐 刘端阳 戴竹君 王宏斌关键词:冷空气 大气污染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内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搭建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进行即时模拟预报。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2015年天津"8·12"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的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表明此次爆炸事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向渤海湾方向输送;污染物主要以水平输送为主,垂直输送很弱;随着污染扩散时间的持续,各高度的污染物在水平输送方向上差异明显。 沈浩 刘端阳1992-2018年合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为进一步掌握合肥市酸雨的变化情况,文章利用合肥气象站1992-2018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7年来合肥市酸雨的年变化特征,并利用曼-肯德尔法对年降水pH值等要素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合肥市年降水pH值一直处于酸雨量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年酸雨出现频率与降水pH值变化趋势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998年,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突变检验也显示年降水p H值和酸雨出现频率分别在2008-2014年、2006-2014年达到趋势变化显著水平,其中,年降水pH值在2000年发生突变,酸雨出现频率的突变则滞后一年;大气降水电导率和有效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平稳。 徐菲菲 徐赫 熊世为 孙良鑫 刘端阳关键词:酸雨 突变检验 南京冬季雾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 被引量:100 2010年 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尺度谱分布为双峰或多峰型,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0.010μm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0.04~0.13μm和0.02~0.14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0.02~0.06μm.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0.060~0.090μm为界,小粒子减少,大粒子增多.雾霾演变过程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均方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雾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平均尺度最大. 杨军 牛忠清 石春娥 刘端阳 李子华关键词:大气气溶胶 基于WRF和一维雾模式的能见度集合预报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模式为一维辐射雾模式PAFOG提供扰动场,构建了一个有30个成员的辐射雾集合预报系统。对2007年12月13—14日南京地区一次典型辐射雾过程进行了预报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地面能见度预报及雾层垂直结构预报上均好于实际探空作为初始场的单一预报结果;模式启动时刻对预报结果有较大影响,由于辐射雾多发生在夜间,且模式需要一定时间达到稳定,本方法中一维模式在14:00启动预报效果最好,集合预报成员与实测值的标准差平均值为0.516 km,集合平均值的平均预报绝对误差为0.287 km。 滕华超 杨军 刘端阳 郑炜关键词:辐射雾 数值模拟 A Study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an Advection Fog Boundary Layer 刘端阳近51年鄂西山地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以地处鄂西山区腹地的宣恩为例,对1959~2009年的月、季、年降水量、降雨日数和极端降水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鄂西山地近51年的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征、降水的突变时间和周期振荡。结果表明,鄂西山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倾向率为-27.4 mm/10a,春、秋季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尤其秋季以-30.99mm/10a的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夏、冬季呈上升趋势。强降水日数随着年代变化呈减少趋势,极端降雨事件平均每年不足4 d,以-0.033 d/10a的趋势减少。年降水在2008年发生了突变,春、夏、秋降水均有明显的突变现象,降水突变时间分别为1966、1982和1959年。多时间尺度特征主要表现为1~2 a、7~8 a的年际尺度和18 a的年代际尺度的显著变化周期,从18 a左右时间尺度上存在的周期变化看,鄂西山区的降水量会逐渐减少,预计未来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少雨期。 杨小华 杨军 骆亚军 熊守权 刘端阳关键词:降水变化特征 倾向率 突变 小波变换 南京地区雾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 2007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测场观测点进行雾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化学组分的综合外场观测试验。本文利用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南京市连续4次雾过程的雾水样本资料,收集到雾水样品14份,结合同期雾滴谱仪观测的雾的... 秦彦硕 刘端阳 银燕 李磊关键词:酸雾 化学特征 气象因子 后向轨迹 文献传递 南京地区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行业排放贡献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采用WRF-CHEM模式对南京地区春季一次臭氧(O_3)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及行业排放贡献分析.此次O_3污染过程发生在2015年5月22—26日,南京地区一直处于地面高压控制的晴好天气之下,并于25日达到O_3污染的峰值.模拟与观测的一致性指数IOA达到0.89,表征本次O_3污染过程的模拟与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通过5类排放源(工业源、农业源、居住源、交通源、生物源)的敏感性试验,探究各行业排放源中O_3前体物对近地面O_3浓度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工业源在白天为持续正贡献,且在午后16:00时达到峰值,而交通源、居住源和农业源的贡献随气温的升高在白天由负贡献转为正贡献,并在18:00时左右达到峰值.在夜晚,O_3则主要通过交通源排放的大量NO进行滴定消耗.在高O_3浓度(≥200μg·m^(-3))时,各人为排放源均为正贡献,工业源的贡献最大,达到50μg·m^(-3),在低O_3浓度(<200μg·m^(-3))时,交通源、居住源和农业源呈负贡献.生物源在人为排放源主导的南京城区O_3污染过程中的贡献几乎为零.考虑到O_3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对于南京地区,减少工业源排放是控制O_3污染的关键. 马晓丹 赵天良 胡俊 孙晓芸 张磊 单云鹏 刘端阳关键词:O3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探测环境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以南京市为例,利用陆地卫星和夜间灯光卫星的光学遥感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构建了气象观测站局地(周边2 km缓冲区)探测环境表征参数:人为活动影响参数(人口密度和人为热通量)、几何参数(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比和海拔)和物理光学参数(不透水表面面积占比和植被指数),研究了它们对气温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天气背景下,当不透水表面面积占比和建成区面积占比减少,植被指数和水体面积占比增加时,气温下降。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局地的植被指数、不透水表面面积占比和水体面积占比与气温关系的定量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99.9%的置信度检验。所提方法可用于定量评估某一区域高空间分辨率气温的分布。 陈世涵 李玲 蒋弘凡 居伟杰 张曼玉 刘端阳 刘端阳关键词:遥感 光学参数 气象探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