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及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及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PCI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同时行亚低温治疗。对患者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及亚低温治疗PCI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 韩松阴育红马婷张瑞荣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局部亚低温急性脑梗死
- 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 2010年
- 马婷许丽华金鑫朴松鹤
- 关键词:亚低温醒脑静脑出血
- 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防治
- 2012年
- 目的:总结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85例。结果:82例支架植入术获得成功(96.47%),围手术期3例患者死亡(3.52%),2例患者出现急性脑缺血(2.35%),3例患者出现卒中(3.52%),8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9.41%)。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及术后预防性给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洁金鑫马荣马婷许丽华郇玲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
- 应用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卒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应用ABCD2预测模型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根据危险性分层分别计算高危、中危、低危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及ABCD2预测TIA后脑卒中的准确性。方法:432例TIA患者均符合2006年2月美国脑卒中协会颁布并推荐应用的TIA诊断标准。应用ABCD2预测模型对入选患者进行评分,以病程第7天为脑卒中事件观察点,记录其首次发作后7d内患有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危险性分层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不同ABCD2评分值脑梗死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根据年龄、血压、单瘫伴言语障碍、单瘫、单纯言语障碍和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TIA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有明确的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压<140/90mmHg、单瘫和单纯言语障碍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单纯感觉障碍、发作时间<10min、单瘫和单纯言语障碍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TIA患者ABCD2评分标准是目前临床上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适合基层医院使用,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全面、科学,其科研成果极易推广,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马婷陈虹马春
- 关键词:TIA脑梗死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癫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3%,优于对照组的6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癫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1.5±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8.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3,P=0.043)。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奥卡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 冯楠楠马婷
- 关键词:奥卡西平卡马西平
- 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rt-PA溶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利用丁苯肽氯化钠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第1、8以及16 d的NIHSS分数更低,P<0.05;干预后1 d,两组受试者的Barthel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8、16 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arthel分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有助于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且在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之后,可全面降低患者再出血以及再梗死发生概率,安全有效。
- 冯楠楠马婷
- 关键词:RT-PA溶栓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 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维生素B对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维生素B对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维生素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升高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3~4 w后,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升高人数较治疗1 w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患者治疗3~4 w后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升高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维生素B治疗脱髓鞘性脊髓炎患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身体异常指标,提升治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马婷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B神经功能
- PO-004应用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卒中临床分析
- 马婷陈虹马春
-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的脑电活动与行为神经发育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的脑电活动与行为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85例作为脑炎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小儿8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特征,评定小儿的行为神经发育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炎组中CNV 25例,DNV 31例,BS 4例,CLV 25例,FT 0例;对照组中CNV 83例,DNV 2例,两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炎组的神经发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炎组的GAD-Ab与NMDA-Ab的表达阳性率为52.9%和38.8%,高于对照组的1.2%和2.4%(P<0.05)。在脑炎组中,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发育评分与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分级、GAD-Ab与NMDA-Ab的表达阳性率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可伴随有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且神经发育滞后,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 马婷
-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行为神经发育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卒中患者7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0.7)分,低于对照组的(4.6±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肤瘀斑、泌尿道出血、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78%。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疗效。
- 冯楠楠马婷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展性脑卒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