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永红
- 作品数:33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与目标界定
- 2013年
- 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为价值旨趣的,而总体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体现在实践性、人本性和历史性上。这样的价值旨趣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那就是从社会现实需求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将自身的目标置于整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体系中。
- 衣永红
- 关键词:人本性历史性
- 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影响
- 2012年
- "现代性"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理论层面上说,它是促使理论转型、换代的一个拐点,从现实层面上说,它促成了现实世界的深刻变化,对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 衣永红
- 关键词:主体性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常态"时期,同时伴随着自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也正在由"95后"向"00后"迈进,这些都使我们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错综复杂的新形势。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一定要及早应对,寻求对策。要转变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利用新平台,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坚守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引领校园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衣永红
-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主体际哲学:当代哲学的重要转向被引量:2
- 2016年
- 主体际哲学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它是对近代以来开启的以理性为支撑的主体性哲学的一次颠覆,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又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次营救。它的目的是避免人的主体性因独断性而陷落,避免不同的个体在主体性争夺中走向耗散。不同的主体际哲学虽然有不同的论证视角,但其宗旨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共同性、共生性、共在性。
- 魏锦京衣永红
- 关键词:移情共在视界融合
- 高校思政课“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途径研究
- 2017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师生关系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通过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 万舒全衣永红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信仰体系
-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意蕴被引量:2
- 2014年
- 主体间性思想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次营救,力图使其从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马克思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的意蕴。它从生活世界出发,勾勒出人的实践性与关系性的双重本质,并力图从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出发对人的生活世界进行重构,最终通过"人类解放",真正彰显人的主体性。
- 衣永红包晓峰
- 关键词:主体间性交往实践异化
- 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是为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意识",即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面向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为目的,PBL教学法可以变换多种形式,但最终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
- 衣永红
- 关键词:PBL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 2010年
-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休戚相关,研究中国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期的劳动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劳动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 包晓峰衣永红郑彬
-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主义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利益关系社会关系
- 新时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的意义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必须转变教学模式与思维方式,强化"问题意识",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要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合理的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紧扣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
- 衣永红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
- 2013年
-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缺乏问题意识、单纯强调方法的不足,而强化问题意识对于回应新时期"立德树人"的要求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 衣永红
- 关键词:PBL教学法小组教学立德树人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