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浩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结节
  • 3篇活检
  • 3篇肺部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CT引导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腺癌
  • 2篇良恶性
  • 2篇孤立性肺
  • 2篇孤立性肺结节
  • 2篇恶性
  • 2篇肺穿刺
  • 2篇肺结节
  • 2篇B值
  • 2篇CT表现
  • 2篇穿刺

机构

  • 12篇遂宁市中心医...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大学
  • 1篇遂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曾浩
  • 6篇胡纳
  • 6篇杨国庆
  • 5篇陈洪
  • 2篇杜勇
  • 2篇徐晓雪
  • 2篇杨汉丰
  • 2篇王辉
  • 1篇郭孟刚
  • 1篇李兵
  • 1篇张薇珊
  • 1篇崔丽娟
  • 1篇赵林伟
  • 1篇王述红
  • 1篇张川
  • 1篇孙清泉
  • 1篇赵勇
  • 1篇罗晓斌
  • 1篇夏娟
  • 1篇何正光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等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等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肺结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118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理性质分为三组,其中原位腺癌组、微浸润性腺癌组、浸润性腺癌组分别为17、29、72例。比较三组患者混合磨玻璃肺结节整体及实性成分CT表现。对结节的大小、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确定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结果:混合磨玻璃肺结节的大小、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实性成分的边界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大小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15.5 mm,其敏感度为0.792,特异度为0.783。实性成分的大小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5.5 mm,其敏感度为0.764,特异度为0.811。实性成分的比例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38.7%,其敏感度为0.736,特异度为0.935。实性成分的CT值预测浸润性腺癌的最佳截值为-149.0 HU,其敏感度为0.694,特异度为0.826。结论: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节的大小、实性成分的大小、实性成分的比例、实性成分的CT值对其病理等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李丽郭孟刚何正光罗晓斌赵勇杜发旺王述红曾浩
关键词:肺腺癌计算机体层成像
DWI鉴别良、恶性肺结节准确性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DWI鉴别良、恶性肺结节准确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72例SPN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恶性组42例和良性组3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化T1WI,T2WI和DW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b值时ADC值变化以及信号强度情况。结果:当b=500 s/mm^2时,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800~1000 s/mm^2时,少数SPN于ADC图像上无法测定出具体值,良性组中7例ADC的均值为0,恶性组中8例为0。当b=300~1000 s/mm^2时,两组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对于良、恶性SPN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结节信号水平诊断效能比ADC值高,DWI可视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陈洪曾浩沈小程胡纳王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孤立性肺结节B值
百草枯中毒肺部CT表现与临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4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并测量肺损害范围。根据患者服药剂量分为:服药〈20ml(小剂量组)、服药20-40ml(中等剂量组)、服药〉40ml(大剂量组)。按中毒时间又可分为:早期组(1周内)、中期组(1-2周)、晚期组(〉2周)。比较分析三组间患者肺部损伤程度与服药剂量、服药后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患者肺部损伤的CT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胸膜下线、肺过度通气、磨玻璃影、肺实变、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百草枯中毒早期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影;中、晚期肺部损伤CT主要表现为肺实变、纤维化。肺部损伤程度与服药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程度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CT表现对判断中毒程度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判断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洪曾浩沈小程胡纳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胸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对1例胸腺(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进行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的回顾性分析并综合文献复习。患者,女,62岁,CT示前上纵隔软组织团块影。术中冷冻:低度恶性肿瘤,倾向MEC。术后诊断:胸腺MEC。发生于胸腺的MEC十分罕见,确诊有赖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综合判断。
张薇珊曾浩刘禄夏娟刘智夏勤崔丽娟罗启翅黄亚兰李媛
关键词:胸腺黏液表皮样癌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毛玻璃样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对肺部毛玻璃样病变(GG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肺部GGO行CT引导下PTNB的患者资料。根据病变大小(≤10 mm,10~20 mm,≥20 mm)、针道距离(≤5 cm,5~9 cm,≥9 cm)及GGO成分的比例(50%~90%,〉90%)对患者进行分组。计算CT引导下PTNB对GGO总的及各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包括恶性病变48例,良性病变12例。CT引导下PTNB对肺部GGO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100%、90%。对于不同大小、针道距离及GGO比例的病变,诊断价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肺部GGO的诊断,CT引导下PTNB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其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严高武严高文孙清泉周瑜李利发曾浩张川李兵徐晓雪杨汉丰杜勇
关键词:穿刺活检X线计算机
MRI多b值DWI序列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MRI多b值DWI序列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CT检查发现并未经治疗的78例SPN患者,在穿刺活检或手术前行MRI胸部检查,根据结节直径分为三组:D1≤10mm、10 mm0.05);当b值为600 s/mm^2时,良恶性结节DWI信号差异在(D1、D2、D3)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节信号强度越高其恶性可能性越大;在b值为800 s/mm^2时,良恶性结节DWI信号差异在D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恶性结节ADCtot值对比分析中发现,不同良性结节的ADCtot值均较恶性结节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为信号阈值,1.50×10^(-3) mm^2/s为ADCtot阈值,对SPN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信号强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评价SPN过程中,多b值拟合ADCtot值对病变良恶性鉴别能力较好。在b值为600 s/mm^2时,其信号强度差异对SPN的良恶性信号评价效能最佳,多b值DWI序列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陈洪沈小程曾浩胡纳付泉水王辉杨国庆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
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的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和1例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影像表现。结果:共3例患者,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1例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破口位于支气管动脉近心端,约2.1 cm,夹层长度约1.8 cm,并后纵隔血肿形成。后处理图像CPR、MPR、VR对于评估夹层及动脉瘤的部位和范围更为直观。结论:多层螺旋CT能准确提供自发性孤立性支气管动脉夹层及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的信息,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付泉水杨国庆胡纳曾浩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
基于PI-RADS v2研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索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评分一致性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变176例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表现。由两位观察者盲法对病灶进行评分。Kappa检验对两位观察者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I-RADS v2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PI-RADS v2在外周带和移行带病灶中的评分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63和0.60;对于外周带和移行带癌,PI-RADS v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6%,87%和81%,69%,64%,72%。结论:对于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病灶,PI-RADS v2观察者间一致性均为高度。对于外周带癌,PI-RADS v2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对于移行带癌,虽然诊断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增加诊断特异性的方法。
曾浩杨国庆付泉水陈洪赵林伟牛翔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束胸后16排螺旋CT扫描诊断危重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束胸后16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危重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2月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危重患儿用自制束缚带束胸后行CT扫描,扫描后所得图像与2009年5月-2011年8月8例既往工作中未行束胸CT扫描危重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图像进行比较(其中1例为同一患儿行常规及束胸后CT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气管支气管树重建、CT仿真内窥镜;并观察束胸检查前后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其中1例进行束胸前后胸廓最大径线比较。结果束胸后CT扫描能明显降低呼吸运动伪影,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检查前后患儿SpO2未见明显变化;1例束胸后胸廓最大径线缩小0.8 cm。结论束胸后16层螺旋CT扫描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呼吸运动伪影,使得气管支气管异物能够快速准确诊断,为后期实施适时治疗提供有效影像资料,进而降低该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并且在束胸检查前后患儿SpO2无明显变化。
付泉水杨国庆曾浩吴佳佳
关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CT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失败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诊断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ocal ground-glass nodule,fGGN)失败及引起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T引导下PTNB诊断fGGN的相关资料,记录其诊断失败(取材不成功、假阳性及假阴性)的病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诊断失败病例均为假阴性(n=9),12例发生气胸,16例发生少量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大小≤10 mm、GGO百分比>90%、针道距离>9 cm为诊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大小≤10 mm、病变位于下叶、GGO百分比>90%、针道距离>9cm、穿过胸膜的次数>2次、沿针道存在肺气肿为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大小≤10 mm、病变位于下叶、GGO百分比>90%、针道距离>9 cm为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引导下PTNB可作为fGGN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但需警惕诊断失败、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严高武杨国庆付泉水陈洪曾浩范晓萍胡纳沈小程徐晓雪杨汉丰杜勇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