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科学教
  • 3篇科学教育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学
  • 2篇陶行知
  • 2篇小学科学
  • 2篇小学科学教育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2篇工学
  • 1篇学习法
  • 1篇学业
  • 1篇学业发展
  • 1篇学做合一
  • 1篇养成
  • 1篇载文
  • 1篇载文分析
  • 1篇哲学

机构

  • 10篇南京晓庄学院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王振强
  • 3篇徐文彬
  • 3篇顾新佳
  • 1篇晋荣
  • 1篇鲁照斌
  • 1篇陈怀敬
  • 1篇杨新民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教育
  • 2篇教育视界
  • 1篇甘肃教育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生活教育
  • 1篇科学大众(智...
  • 1篇信息化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教育:基于校园文化的科学探究
2019年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王振强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教育
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2023年的转载数据分析
2024年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2006-2023年的转载数据分析,发现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小学科学课程研究、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小学科学学习研究、小学科学评价研究、小学科学综合研究等方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理论内涵、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落实、学习进阶和跨学科实践的理解和落实、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改革科学课程评价、开发多元的科学教育资源等,将是未来持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王振强王振强徐文彬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基于芬兰中小学科学教育观察的思考
2024年
自2000年开始,芬兰学生在每3年1次的PISA测试中成就突出,在科学领域的成绩表现也优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较高水平地区学生在相应学科的表现。综合7次PISA测试结果得知,芬兰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一直位居前三,并多次位居首位[1]。在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芬兰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素养提升不仅与正式的科学教育有关,也离不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当前芬兰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振强王振强徐文彬艾元元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实践
晓小工学团:“馆校+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以“我的DIY小菜园”为例
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结合"馆校+"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以晓小工学团项目学习法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本文在调查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喜欢的学科等基础上,结合南京市陌上花渡、学校种植基地、八卦洲行知农业基地等设计"我的D...
王振强贾明娜
关键词:科学教育
基于陶行知儿童哲学观点的课堂教学思考
2015年
陶行知把儿童看成是未来的创造者,综合陶行知先生的著述以及有关研究文献,陶行知先生的儿童哲学观点可以概括为儿童具有创造精神、自由精神和主动精神。其开创性地提出"六大解决"思想即是其创造的儿童哲学观点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学校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成果,总结陶行知儿童哲学观点对当下课堂教学的启发,对当下儿童教育的启示。
顾新佳王振强
关键词:陶行知儿童哲学
“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教学做合一”课堂的内涵及特质辨识被引量:1
2020年
“生活·实践”教育主张通过生活和实践来实施教育,强调实践的价值,而“教学做合一”则强调“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做”是教学的中心。“教学做合一”的课堂倡导生活化实践教学,即将课堂教学转化为若干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自身情感体验,在生活实践中实现教育教学,并使学生最终回归生活实践。“教学做合一”课堂的教学以学会学习为核心,以学案、研究单为抓手,以亲历过程为特点,以合作学习为特征。
顾新佳王振强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特质
晓小工学团项目学习法推动科技教育——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2021年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于1927年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陶先生指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办学90余年来,学校一直承继与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倡导“生活·实践”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更是立足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学校星光科技工程,通过科学课程、科技社团、行知少儿科学院等方式,以项目学习方式组建晓小科技工学团,促进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发展。
王振强鲁照斌
关键词:项目学习法科技社团科学课程
一种基于消息机制的通用态势标绘和剧情展示中间件
2023年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机制的通用态势标绘和剧情展示中间件,其核心思想是在应用软件和数字地球之间构建过渡转换、应用封装层。针对应用软件态势标绘需要,定义与应用相关的通用标绘消息格式,接收、解析应用软件发送的标绘消息,通过数字地球统一接口进行接口映射和转换,调用数字地球开发接口进行标绘,以达到应用软件与数字地球的解耦,应用软件开发语言不受数字地球限制,能够在不同的数字地球间进行平滑迁移;同时,中间件对常规应用进行功能封装,基于时钟机制,在数字地球上实现应用相关的剧情仿真展示和推演。
杨新民王振强晋荣
关键词:态势标绘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1981-2022年《课程·教材·教法》的载文分析
2023年
探寻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贡献,不仅有助于完善物理学科教学研究体系,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物理教学研究体系的国际传播。文章基于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对1981至2022年《课程·教材·教法》刊载的92篇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国外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探讨了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科学素质的实施现状以及物理实验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从微观层面上深入分析物理实验的教学、学习、评价等问题。
陈怀敬徐文彬王振强王振强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三有陶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为改变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构建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关键指标的“三有陶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含品德养成、学业发展、身心发展、潜能发展四大评价系统。为推进“三有陶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深入实施,需要做到:改变传统评价观念,探索增值性评价;重视证据收集,进行多元化评价;融合信息化,实现立体化评价。
王振强顾新佳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品德养成学业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