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究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实施抗抑郁治疗的...
- 孙娜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抗抑郁治疗
- 文献传递
- 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本次80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发生率为95%;观察组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及血流减低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可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 孙娜刘艳丽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和单独多巴丝肼片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0.0%(2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高比例63.3%(19/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生命质量低比例6.7%(2/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0.0%(12/30)(P<0.05),但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中比例30.0%(9/30)、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多巴丝肼片好,不良反应少,生命质量高。
- 赵华钟丽珍孙娜王璐
- 关键词:盐酸普拉克索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生命质量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应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A组(n=5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对照B组(n=5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和观察组(n=5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A组的(66.0%)和对照B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孙娜林警张大伟程政平
- 关键词:阿加曲班丁苯酞软胶囊脑梗死治疗
- 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20年7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的ACI患者444例,根据随访1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25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18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ys-C、CRP、Hcy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ys-C、CRP、Hcy单一及联合检测对ACI患者短期预后的诊断效能,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糖尿病史、贫血、皮层下白质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χ^(2)=20.978、26.599、65.940,P <0.05);白细胞总数、NIHSS评分及血清Cys-C、CRP、Hcy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11.096、14.309、116.159、28.756、8.162,P <0.05)。血清Cys-C、CRP、Hcy对ACI患者短期预后均有一定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808、0.721;而上述三项指标联合诊断AC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糖尿病史、贫血、皮层下白质病、白细胞总数、NIHSS评分外,Cys-C、CRP、Hcy亦是ACI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1.048(1.010~1.087)、2.860(1.364~5.997)、2.550(1.040~6.252)、1.020(1.004~1.036)、1.645(1.384~1.955)、1.248(1.012~1.539)、2.378(1.956~2.891)、1.996(1.167~3.414),P <0.05]。结论Cys-C、CRP、Hcy对ACI患者短期预后均有一定诊断效能,而联合上述指标对患者短期预后的诊断效能更高。
- 孙娜钟丽珍赵华程政平
- 关键词: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
- 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 2018年
-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总体检出率和相关检验指标(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总体检出率为71.11%(64/90),高于对照组14.44%(13/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颈动脉超声和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对脑梗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同时还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脑梗死二级预防开展。
- 张大伟孙娜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