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深部电极
  • 4篇癫痫
  • 4篇颞叶
  • 2篇颞叶内侧
  • 2篇顽固
  • 2篇顽固性
  • 2篇顽固性癫痫
  • 1篇电极监测
  • 1篇药物难治性癫...
  • 1篇置入
  • 1篇射频
  • 1篇射频热凝
  • 1篇射频热凝治疗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评估
  • 1篇偶极子
  • 1篇热凝
  • 1篇热凝治疗
  • 1篇伽玛刀
  • 1篇伽玛刀治疗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田增民
  • 5篇吴朝晖
  • 4篇张剑宁
  • 3篇王福莉
  • 3篇赵全军
  • 3篇王红
  • 3篇林鸿
  • 1篇孙君昭
  • 1篇杜亚楠
  • 1篇胡勇

传媒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第四届CAA...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痫样放电偶极子对颞叶内侧型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价值
目的: 探讨痫样放电偶极子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和其它无创检查对颞叶内侧型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价值. 方法: 对20例发作间期主要在颞区存在痫样放电且每月致残性发作1次以上的顽固性癫痫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其它无创检查,确定...
吴朝晖田增民赵全军张剑宁肖霞王红林鸿王福莉
关键词:癫痫
深部记录电极监测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的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深部电极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特别适用于海马、杏仁核、岛叶、扣带回、下丘脑错构瘤等部位,立体定向方法植入安全、准确,配合硬膜下或硬膜外电极,能提高脑电的定位阳性率和准确率,是致痫灶定位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出综述。
吴朝晖田增民
关键词:顽固性癫痫深部电极药物难治性癫痫
深部电极引导伽玛刀治疗颞叶内侧癫痫(附21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索深部电极引导伽玛刀治疗颞叶内侧癫痫的方法,初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治疗21例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8-59岁,平均34.2岁,病史3-20年,平均13.5年。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进行深部电极植入,并进行深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本组双侧植入5例,单侧植入16例,植入监测时间1-7天,平均监测2.2天。明确致痫灶后,安装头架,行头颅CT扫描定位,然后拔除深部电极,行头颅核磁扫描。对头颅CT与核磁进行融合,明确致痫灶接触电极的位置,进行伽玛刀治疗。治疗剂量:周边剂量8-13 Gy,平均9.8 Gy;中心剂量16-26 Gy,平均18.2 Gy;50%等剂量曲线。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Engel's效果分级: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Ⅰ-Ⅲ级为治愈及有效)。有效率为71.4%。手术并发症:颅内积气2例,1周后自行吸收。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颞叶内侧癫痫深部电极探测明确致痫灶后,应用CT及核磁融合技术,在深部电极引导下进行伽玛刀低剂量治疗,初步治疗结果满意。
孙君昭田增民吴朝晖杜亚楠胡勇张剑宁
关键词:深部电极伽玛刀颞叶内侧癫痫
颞叶癫癎的头皮和深部电极脑电发作期特点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愈和基本治愈的颞叶癫癎(TLE)患者发作期头皮脑电图(EEG)和深部电极EEG的特点.方法:对25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毁损颞叶内侧结构或常规手术切除后随访12月以上,Engel Ⅰ级(临床治愈)者21例和EngelⅡ级(临床基本治愈)者4例(共25例)的发作期头皮EEG和深部电极发作期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头皮EEG描记时逢临床发作者19例,其中EEG为局限的5~13 Hz的典型阵发性节律波者10例,14~20 Hz的快波者4例,局限的2~5 Hz的正弦节律波者3例,EEG呈平坦化2例;深部EEG描记已临床发作者6例,均有15~6 Hz的节律波发放.结论:对于TLE头皮EEG对大多数发作能提供发作起始参考,对于EEG平坦化者需参考其它临床资料;深部电极EEG发作期脑电起始形式比较单一.
吴朝晖田增民赵全军张剑宁王红林鸿王福莉
关键词:深部电极发作期
经额双侧置入颞叶内侧深部电极长程监测引导射频热凝治疗额、颞叶癫痫(附7例分析)
吴朝晖赵全军田增民张剑宁肖霞王红林鸿王福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