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旭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清
  • 3篇介入
  • 3篇成形术
  • 2篇动脉分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
  • 2篇血栓
  • 2篇再狭窄
  • 2篇支架术
  • 2篇术后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成形
  • 2篇腔内成形术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 2篇洗脱支架

机构

  • 10篇海南省三亚市...
  • 2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冯旭霞
  • 5篇王天松
  • 4篇陈其敬
  • 3篇何喜民
  • 3篇姚震
  • 3篇张云波
  • 2篇陈林
  • 2篇吴国平
  • 2篇何亚
  • 1篇李新明
  • 1篇林明宽
  • 1篇庄少伟
  • 1篇陈邢玉
  • 1篇刘浩
  • 1篇孙乐瑾
  • 1篇胡大一
  • 1篇马瑞莲
  • 1篇陈良
  • 1篇罗江滨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接受PTCA治疗并于PTCA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患者20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80例(非再狭窄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48h及术后半年IL-6、IL-18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6、IL-18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IL-6、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6个月RS组IL-6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1),IL-18继续增高,高于术前及术后48h。无RS组术后6个月IL-6与IL-18表达水平下降,IL-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8表达水平仍高于术前(P〈0.01)。【结论】IL-6、IL-18与PTCA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发生的参考指标之一。
冯旭霞何亚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手术后并发症
血栓抽吸术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介入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先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再行PCI;对照组直接行PCI。观察术后心肌灌注分级、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灌注率0/1级为7.7%(3/39)比28.2%(11/39)(P〈0.05);2级为23.1%(9/39)比30.8%(12/39)(P〉0.05);3级为69.2%(27/39)比41.0%(16/39)(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TnT分别为(4.7±1.3)μg/L和(9.3±3.1)μg/L,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分别为(55±15)%和(40±1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NSTEACS患者行早期PCI前进行血栓抽吸术可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坏死,改善术后心脏功能。
王天松冯旭霞姚震罗江宾陈良张云波陈其敬马瑞莲秦喜竹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差异。分析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IMI危险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TIMI危险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UA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指标。
邓明尧吴国平冯旭霞罗江宾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生长分化因子15TIMI危险评分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吻术与单支架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吻技术与单支架技术对真性分叉病变的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名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和单支架术两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节段内再狭窄率、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率。结果术后1年,单支架组与对吻支架组相比,再狭窄率、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支预扩张后,出现夹层的患者分析提示单支架与对吻支架组节段内再狭窄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及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内血栓率、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较大的分叉病变患者,对吻支架技术的近、远期疗效与单支架术相近。预扩张后分支出现夹层应采用对吻支架术,没有夹层则应采用单支架植入。
庄少伟王天松李新明姚震冯旭霞胡大一
关键词: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药物洗脱支架分叉病变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CI的CH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一年再行冠脉造影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SR分为观察组(38例,发生ISR)和对照组(162例,未发生ISR),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数占比、病程及支架直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及尿酸(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小)以及高水平LP(a)、低水平UA为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论: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以及高水平LP(a)、低水平UA,因此在PCI术中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支架,同时戒烟、控制血糖有利于预防ISR的发生,定期检测血清LP(a)、UA水平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医疗与保健措施能够减少ISR的发生风险。
罗江宾王天松何喜民冯旭霞陈其敬孙乐瑾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比较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高剂量组临床疗效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表达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上调更为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UAP安全有效,并可明显提高血清VEGF水平。
邓明尧吴国平冯旭霞罗江宾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性心肌病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SYNTAX积分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f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诊断为ICM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i2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又称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和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又称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其中HF—PEF53例,HF—FIEF75例。分析两组临床特点、血浆BNP、超声改变以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结果HF—REF组病程长短、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纽约心功能分级、多支血管病变、血浆BNP、SYNTAX积分等均显著高于HF—PEF组(P〈0.05)。多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心功能分级、血浆BNP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443、0.513(P〈0.05),而LVEDD、LVESD、LVEF值与SYNTAX积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HF—REF患者比较,HF—PEF患者病程较短,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轻,预后相对较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及复杂程度是I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影响因素。
何喜民陈林张云波冯旭霞罗江宾王天松
关键词:SYNTAX积分
对吻支架与单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对吻支架术与单支架术治疗血管直径较大真性分叉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380例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组190例,单支架术组190例,分别行对吻支架术或单支架术。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单支架组中32例(16.8%)因术中分支出现夹层或血流低于TIMI3级改行T型支架植入,因此最终158例完成了试验(单支架手术成功率83.2%);而对吻支架组都按既定方案完成了手术(手术成功率100%,x2=32.79,P〈0.05)。术后1年,对吻支架组与单支架组比较总体再狭窄[30(15.8%)与24(15.2%);X2=0.000,P〉0.05];主支再狭窄[20(10.5%)与16(10.1%);X2=0.003,P〉0.05]、分支再狭窄[13(6.8%)与23(14.6%);x2=4.73,P〈0.05]、死亡[2(1.1%)与1(0.6%);0=0.026,P〉0.05]、心肌梗塞[4(2.1%)与2(1.3%);X2=0.034,P〉0.05]、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23(12.1%)与20(12.7%);X2=0.000,P〉0.05]、支架内血栓[4(2.1%)与2(1.3%);X2=0.034,P)’0.05]、手术时间[(20±8)min与(45±9)min;t=1.98,P〈0.05]。结论对于血管直径较大的真性分叉病变,对吻支架技术远期疗效与单支架术相近,但手术成功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
王天松冯旭霞李新明姚震邓明尧何亚罗江宾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分叉病变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ASTEMI患者PCI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高血栓负荷的ASTEMI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PCI治疗。对照组通过抽吸导管在病变冠脉的远端缓慢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rhPro-U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流相关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和心肌灌注分级3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Pro-UK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于经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状态ASTEMI患者中,所得疗效较好,预后安全性较高,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状况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罗江宾冯旭霞陈其敬王天松何喜民
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替罗非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患者并发右上肢动脉栓塞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上肢疼痛、感觉丧失5h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入院后行右上肢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锁骨下动脉低回声实性充填,考虑急性动脉栓塞。入院后尝试药物保守治疗,但疗效欠佳,患者疼痛呈进行性加剧,从而采取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林明宽何喜民陈其敬罗江滨冯旭霞陈邢玉张云波吉晓理陈林晏君刘浩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