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山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碘造影剂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肿瘤
  • 2篇静脉
  • 2篇畸形
  • 2篇肝脏
  • 2篇CT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伤
  • 1篇地震伤员
  • 1篇碘造影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16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张华山
  • 11篇邓建永
  • 4篇黄明亮
  • 4篇郭锐
  • 3篇刘桂安
  • 3篇李仲华
  • 3篇汪小舟
  • 2篇徐仲明
  • 2篇周军
  • 1篇陈光强
  • 1篇朱建兵
  • 1篇李勇
  • 1篇徐曦
  • 1篇赵红利
  • 1篇张锐利
  • 1篇刘贵安

传媒

  • 4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健康天地(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0%硫酸镁加适量激素治疗碘造影剂血管外渗漏被引量:11
2010年
回顾分析我院4000例CT增扫中8例由于碘造影剂渗漏致局部水肿的治疗。常规方法是50%硫酸镁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外敷,疼痛严重者增加2%利多卡因外敷,效果快捷、安全、舒适。
李仲华张华山王乾魁
关键词:硫酸镁激素含碘造影剂渗漏
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方法搜集眉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5月间50例临床怀疑肝胆病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肝血管造影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I/ml;B组(25例)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I/ml。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分析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显示情况。结果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血管分级均以A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应用高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优于低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
张华山赵师仲邓建永刘桂安
关键词: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肝脏CT血管造影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2011年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MSCTA)了解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的活体解剖情况,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00例成人增强扫描于动脉期采集的容积数据,应用薄层横断性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法重建,观察CA、SMA主干相对于脊柱的开口位置,测量CA和SMA主干的直径、与矢状面夹角及与矢状面的夹角、两动脉开口在身体长轴线的间距。结果 200例中CA、SMA主干均能清楚显示并测值。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反映CA、SMA主干的解剖细节和相互关系。
汪小舟黄明亮张华山邓建永徐仲明
关键词: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研究文献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以及国际研究趋势。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2004年9月22日-2014年9月21日发表的AIP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份、期刊、作者及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 518篇,近10年来文献发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高峰。发表文献量呈向核心作者、核心期刊聚集的趋势。出现频次>30次的主题词共有26个,通过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研究热点,分别为组织病理与免疫、影像、诊断和治疗。结论近10年来国际对AIP的关注逐渐增加,日本学者文献发表量占主导地位,研究热点为AIP的诊断方面。
王乾魁张华山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文献计量分析聚类分析
CT征象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建立基于CT影像特征预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探讨该预测模型在鉴别诊断SP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88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126例,比较两组CT征象指标,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叶征(OR=7.085)、胸膜凹陷征(OR=13.224)、毛刺征(OR=15.062)是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主要CT影像特征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对SPN良恶性的预测正确率为93.1%(175/188)、灵敏度91.3%(115/126)、特异度96.8%(60/62)、阳性预测价值98.3%(115/1117)、阴性预测价值84.5%(60/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0.017),P<0.001,95%CI:0.911-0.974。结论:基于CT征象的Logistic预测模型对于鉴别SPN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邓建永张华山刘桂安王乾魁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体层摄影术LOGISTIC回归模型
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CT对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期对临床脑肿瘤卒中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我们收集2012-04—2014-06入住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肿瘤卒中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病12h内行CT扫描和灌注成像,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CT对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的诊断,及2组的出血量情况、脑灌注参数如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参数、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结果脑肿瘤卒中明确诊断22例,误诊为单纯性脑出血18例,诊断率为55%。2组出血量及脑灌注参数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出血量大于脑肿瘤卒中组,且高血压出血组脑灌注强于脑肿瘤卒中组。结论对脑组织非常规部位出血提高警惕,认真询问病史,仔细观察血肿的形态、周围组织结构,综合考虑或建议采取其他物理检查,方能减少误诊,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脑肿瘤卒中与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的表现更加特异。
邓建永张华山张锐利
关键词:脑肿瘤卒中脑出血CT
慢性硬膜下血肿54例的CT诊断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张华山黄明亮邓建永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CT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0例肝癌患者的术前CT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传入三维工作站,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重建技术,分析其对肝脏病变及与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结果 MSCTA图像可清晰显示全部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门静脉癌栓;70例患者中发现肝癌病灶81个,肝动脉解剖变异12例,供血动脉61例,显示肿瘤血管51例,动脉门脉瘘4例,门静脉受累10例,门静脉癌栓14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直观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门脉系统状况,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张华山邓建永汪小舟赵师仲郭锐刘桂安李仲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肝脏肿瘤
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36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容积扫描数据,重建矢状图像,分析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并与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对照。结果矢状重建图像对腰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直接显示峡部裂隙仅27%。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可作为腰痛患者椎间盘扫描外必要的补充。
邓建永张华山周军
关键词:螺旋CT椎弓峡部裂
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被引量:1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容积CT行胸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征象。结果18例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病理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肺内小血管炎、肺实质坏死、肺泡出血、微脓肿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7例,多发肿块4例,空洞形成10例,楔形病灶2例,毛玻璃样改变和实变影2例,支气管袖口征2例,单发结节或肿块3例,胸腔积液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部分患者多种病灶混合存在,并相互转化,病灶增多或减少。结论肺韦格纳肉芽肿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胸部CT表现的多样性。两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坏死性空洞是肺韦格纳肉芽肿的常见胸部CT表现,“供养血管征”、环形空洞对诊断肺韦格纳肉芽肿具有相对特异性。掌握这些病灶的特殊变化规律以及病理有助于正确诊断肺韦格纳肉芽肿。
徐仲明张华山汪小舟周军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病X线计算机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