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准介入技术治疗脑血管病的操作与护理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准介入技术治疗脑血管病的操作方法、不良反应与防范措施及护理。方法:回顾总结1993年9月-2007年9月以来准介入技术治疗脑血管病的60000次操作过程及体会。结果:1次穿刺成功56000次,2次以上穿刺成功3990次,穿刺失败10次,出现颈部血肿4次,局部硬节15次,抽搐30次,胸闷10次,药物过敏1次,治疗过程中无病情加重及死亡病例。结论: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注意正确技术操作,加强护理,临床应用准介入技术,是治疗脑血管病又一简单、高效、安全的好方法。
- 彭秀芳宋兴刚允雪莲尹立马娜吴秀青
- 关键词:脑血管病护理
- 静脉注射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已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也是护理管理品质的核心。护士作为静脉注射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静脉注射技术应用半个世纪以来,注射方法已从单一的治疗发展成为多途径、快速度的治疗方法。因此,静脉注射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治疗护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静脉输液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静脉输液纠纷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静脉注射质量的护理对策。
- 吴秀青
- 关键词:静脉注射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 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4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宋兴刚许光东于明胜吴秀青于书敏于兆霞
- 关键词:颈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 准介入技术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 宋兴刚许光东吴秀青允雪莲尹立王致道
- 目前,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药物多从静脉及口服途径进入体内,这种给药方法简便易行,但药物是全身分布并在肝脏部分代谢,真正到达脑组织中的浓度较低,致使部分患者的疗效不理想。介入技术治疗的效果相当显著,但该技术对设备条件、人员水...
- 关键词:
- 关键词:介入技术脑血管病
- 准介入技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分析
- 2006年
- 应用降纤、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的多种药物,在病灶侧颈动脉穿刺行脑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1295例。结果显效351例,有效664例,总有效率78.4%;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准介入技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组织和脑能量代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宋兴刚张怀宇彭秀芳尹立许延路吴秀青
- 关键词:脑梗死并发症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