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强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损伤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地平
  • 1篇电刺激
  • 1篇醒脑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控制
  • 1篇血压控制情况
  • 1篇预后
  • 1篇正中神经
  • 1篇正中神经电刺...
  • 1篇日间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化生性癌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刺激

机构

  • 5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5篇赵强
  • 3篇彭涛
  • 2篇魏海棠
  • 1篇齐昆
  • 1篇刘琼芳
  • 1篇叶菲
  • 1篇肖敏
  • 1篇周国俊
  • 1篇杨珺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桥本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清扫程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淋巴结清扫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8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H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PTC伴HT组(n=55)和PTC不伴HT组(n=125),手术后随访5年。根据初始治疗反应,依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进行动态危险度分层(DRS)。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DR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转移性淋巴结数(PLN)、清扫淋巴结数(LNY)、转移性淋巴结比率(LNR)预测结构性复发/持续性疾病的价值及最佳界值点,并进一步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结构性复发/持续性疾病的风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伴发HT并不能降低颈淋巴结转移的风险。PTC伴HT组LNY多于PTC不伴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C伴HT组LNR显著较小(P=0.040),并与结构性复发/持续性疾病独立相关(OR=59.574,P=0.012)。在调整了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后,HT本身与结构性复发/持续性疾病呈显著负相关(OR=0.064,P=0.032)。结论无论淋巴结清扫达到何种程度,伴发HT是与PTC患者预后良好相关的独立因素。
肖敏周戌李三荣赵强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淋巴结清扫预后
醒脑针刺疗法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醒脑针刺疗法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MNS)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入组的昏迷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促醒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及醒脑针刺疗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EEG)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GCS、EEG和ABR评分(11.97±1.75)分、(9.80±1.30)分和(3.90±0.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GCS、EEG和ABR评分(9.77±1.22)分、(7.53±1.63)分和(2.77±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5.950、-8.340,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DRS评分(5.27±1.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8.60±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2,P<0.05)。结论采用醒脑针刺疗法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促醒的作用更为显著。
赵强肖敏彭涛魏海棠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正中神经电刺激昏迷
湖北地区男性铁路机车驾驶员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
彭涛周国俊杨珺刘琼芳欧阳梅琳赵强叶菲齐昆常汉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作为老年退变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正日益成为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至2007年12月底,欧美大约有75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中国亦有...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病骨密度测定
乳腺化生性癌1例
2014年
患者女,76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月”于2012年5月3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2次,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血压控制情况尚可。有腔隙性脑梗塞病史5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年,均未服药治疗。1970年曾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986年自诉因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病检不详,术后亦未行治疗。
肖敏赵强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高血压病史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情况腔隙性脑梗塞服药治疗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相关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发生日间过度嗜睡(ED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招募89例mTBI患者,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分为EDS组62例(ESS评分≥10分)与非EDS组27例(ESS评分<10分)。采用手表式活动记录仪(Actiwatch)追踪两组的睡眠参数,连续7 d,监测结束时加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睡眠情况,同时辅以睡眠日记。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earson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取P<0.05的变量进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与mTB患者EDS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疼痛和工作能力变化与ED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是mTBI患者发生EDS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81;95%CI:2.209~72.805;P=0.004)。结论:对于合并焦虑的mTBI患者,医师要高度警惕EDS的发病风险,必要时可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赵强彭涛魏海棠肖敏
关键词:睡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