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民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缺血
  • 1篇电图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因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抑郁治疗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磷脂
  • 1篇溶血磷脂酸
  • 1篇神经电

机构

  • 5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5篇李进民
  • 1篇辜建伟
  • 1篇高励
  • 1篇王蕾
  • 1篇代承志
  • 1篇谭一言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淀粉样酶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住院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另根据患者NIHSS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损害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之间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并根据NIHSS评分比较三组间预后良好率、进展性脑卒中率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损害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间比较,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降低,进展性脑卒中率明显增高,病死率明显增高,除轻度组与中度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故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实验室指标。由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故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水平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对其进行检测和干预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和改善。
李进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MMP-9SAAHS-CRPRBP4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oke 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PSD患者119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动态观察2组抗抑郁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NSE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8周及6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4、8周及6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2、4、8周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0±2.38)μg/L vs (30.78±2.72)μg/L,(24.16±2.45)μg/L vs (26.12±3.02)μg/L,(13.17±2.60)μg/L vs (15.94±3.39)μg/L,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NSE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59,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老年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血清NSE水平可作为神经功能康复的预测指标。
李进民戴嘉青谭一言辜建伟
关键词:卒中抑郁神经康复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学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学.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年龄18 ~ 45岁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梗死部位和病因学分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照年龄段分为18 ~35岁组和36 ~ 45岁组.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103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73.8%对26.2%),前5位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脂代谢异常、饮酒、高血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36 ~ 45岁组合并糖代谢异常(37.2%对11.8%)、高血压(46.5%对11.8%)和大动脉粥样硬化(37.2%对11.8%)的比例显著高于18~35岁组(P均<0.05).男性组吸烟(67.1%对14.8%)和饮酒(51.3%对18.5%)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均<0.05).在病因学分型方面,18 ~35岁组不明原因型卒中的比例显著高于36 ~ 45岁组(47.1%对15.1%;P=0.006),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显著低于36 ~45岁组(11.8%对41.9%;P=0.019);不同性别组病因学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布和病因学分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有所差异.一些共同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脂代谢异常等)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所占比例仍较高.
宋波王蕾高励李进民代承志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2例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面神经电图(ENoG)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0%;面神经电图(ENoG):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2%和20%,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剐为80%和5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李进民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电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白细胞介素(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8例同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的上述统计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对照组,且其中发作频率较高及持续时间较长者的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发作频率较低及持续时间较短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A、IL、神经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呈现较差的状态,且不同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者之间的差异较大。
李进民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功能甲襞微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