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片及哌唑嗪三联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哌唑嗪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降压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0%(P<0.05);两组治疗后的HR、SBP及DBP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UN、CREA及UA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及心率,安全性好,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曾盛芝余飞文海英
-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三联疗法难治性高血压
- NT-proBNP、cTnI、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临床CH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同期临床健康体检人员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随访1年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19例,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者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可有效评估CHF病情,为临床治疗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判断依据。
- 文海英曾盛芝雷红余飞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
- 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7例。其中对照组75例单独运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82例运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经6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文海英王强曾盛芝
-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疗效
- 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电解质水平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电解质水平的变化,结合多种指标综合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为心衰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该院就诊过程中发生的6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电解质水平在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分布及电解质水平与心源性猝死抢救复苏的情况。结果电解质紊乱患者与正常者在心功能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与电解质水平有关,电解质水平正常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电解质水平紊乱组,而死亡率则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紊乱组病死率78.7%,明显高于电解质正常组的37.6%;电解质紊乱组抢救成功率21.3%,明显低于电解质正常组的6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解质水平紊乱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应该注意控制电解质水平,提高抢救复苏的成功率。
- 余飞曾盛芝文海英
- 关键词:心衰心源性猝死电解质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实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改善躯体疼痛,且对于控制冠心病及糖尿病病情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 文海英彭柯曾盛芝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糖尿病生命质量
- 心房颤动568例年龄及治疗策略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近5年本市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资料完整的农村房颤患者355例,与1997年1月~2002年12月的农村房颤患者213例进行对照。结果:近年来农村老年房颤患者增多。阵发心房纤颤复律治疗占44.14%,药物主要为胺碘酮(68.7%)、盐酸普罗帕酮(29%)、β受体阻滞剂(7%)。慢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为主(72%),所用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64%)、Ca2+拮抗剂(22%)、洋地黄类(14%)。试行复律者少于10%。抗血栓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为主(67.3%),药物主要用阿司匹林(92.3%),抗凝治疗用华法林(约5.7%)。结论:近5年农村心房纤颤的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对有血栓高危因素者应该抗凝治疗,现阶段农村房颤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凝的力度和剂量不足,心室率控制治疗不规范。
- 雷红余飞曾盛芝黄萍文海英
- 关键词:心房纤颤年龄回顾性分析
- 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影响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替米沙坦单药治疗,连续治疗30d后评价疗效,并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血脂代谢水平(TC、TG、HDL-C、LDL-C)。结果:高血压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B为73.3%(22/30),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明显改善,SBP、DBP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血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和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B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不明显。结论: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能有效降压和改善患者脂质代谢,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余飞雷红文海英
- 关键词:吲哒帕胺替米沙坦血脂代谢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359例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疑诊为冠心病的359例患者行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术,分析其安全性、准确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9例患者手术中手术355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8.89%,4例失败,其中1例为穿刺失败、1例为桡动脉走行畸形失败、1例是由于无名动脉过于迂曲致导管操作极度困难而失败、1例于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3例,发生率为0.84%。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有易止血、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 曾盛芝刘剑雄付秋玉文海英赖晓文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