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健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管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植入
  • 2篇细胞
  • 2篇结节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2篇CT引导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 1篇定位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腔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10篇孔健
  • 4篇张彦舫
  • 3篇窦永充
  • 2篇沈新颖
  • 1篇冯鄂湘
  • 1篇何凡
  • 1篇林振文
  • 1篇曲乐丰
  • 1篇蔡进中
  • 1篇宋丹琳
  • 1篇柏骏
  • 1篇杨超
  • 1篇吴宇旋
  • 1篇周均
  • 1篇张海
  • 1篇李明伟
  • 1篇郑静
  • 1篇李勇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定位方法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在肺癌筛查运用中的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检出,鉴别其良恶性显得尤为重要,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成为肺小结节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VATS术前对肺小结节进行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一系列术前辅助定位技术应运而生,包括CT引导、术中超声引导、近红外成像技术及支气管镜下引导。通过在影像系统引导下注入液体材料或金属材料标记,包括亚甲蓝、医用胶、对比剂、带钩金属丝、弹簧圈及肺结节定位针,以方便外科医生能够在术中精准定位病灶并予以切除。然而最佳的定位技术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肺小结节VATS术前定位的各种技术手段,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分析及总结。
张华郭坚溪孔健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小结节
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微泡对结肠癌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微泡对结肠癌Lovo细胞骨架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超声辐照+微泡组、超声辐照组、微泡组。其中超声辐照以声诺维为造影剂,探头频率1. 5 MHz,机械指数1. 7,显像深度4 cm;微泡指仅添加声诺维。处理完毕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微管及微丝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超声辐照+微泡组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 <0. 05),超声辐照组、微泡组及空白对照组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超声辐照组、微泡组、空白对照组微管染色表现均呈细胞致密的丝状网络结构,放射性延伸至细胞边缘;超声辐照+微泡组丝状网络结构稀疏,主要沿细胞长轴排列。超声辐照组、微泡组、空白对照组微丝染色均呈细胞致密网络状细丝结构,向四周伸出大量短小的毛刺状突起,呈拉丝状,有明显的方向型;超声辐照+微泡组细胞质中部细丝明显减少,荧光暗淡,未构成明显的网络状,周边毛刺状突起减少。结论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微泡能够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这可能与其能够破坏Lovo细胞骨架结构有关。
宋丹琳郑静孔健李明伟王洋张海
关键词:细胞骨架超声造影剂
CT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对141例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配合治疗及护理,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障治疗的成功。
郑雪芬喻洁孔健
关键词:冷循环电极射频消融CT引导肝癌护理
人工智能在介入放射学中的运用前景及挑战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未来将极大地改变介入诊疗的工作流程。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展开详述,涵盖了使用预测模型对高危患者的筛查、治疗方案的选择、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改善手术治疗、对年轻医生的培养等方面,同时也分析了目前人工智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何梓君孔健
关键词:人工智能介入放射学
^(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33例患者共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数量根据每个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计算。术后1个月复查CT或MRI,测量转移灶大小变化情况,并通过判断疼痛程度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每组淋巴结转移灶植入10~100粒,平均46粒。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肿瘤完全缓解(CR)22组,部分缓解(PR)23组,无变化(NC)5组,无进展病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90.0%。疼痛缓解情况:术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24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中20例明显或部分缓解,缓解率83.3%。术后随访3~20个月,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短期疗效肯定而且安全的方法。
沈新颖张彦舫窦永充李勇孔健蔡进中何凡
关键词:组织间植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在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3月应用Powerlink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7例,术中均置入一体式覆膜支架,并采用骑跨状将其固定于腹主动脉分叉处,称为“解剖固定”方式。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1、6个月和1年,以及每年定期行增强CT检查支架在位情况。结果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l例术中加用左侧髂动脉延长支架,术中造影检查显示支架近端发生I型内漏,加用近端Cuff后内漏消失;2例患者术中分别加用双侧髂动脉延长支架和右侧髂动脉延长支架;1例患者在术中造影检查发现左侧髂腿分支末端扩张不全而加用远端裸支架;3例患者植入单独的一体式覆膜支架即能完全修复病变。出院前行增强CT检查见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均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定期行增强CT检查见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均正常,无1例患者发生内漏和支架移位,且无动脉瘤破裂。结论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张彦舫孔健窦永充杨超周均柏骏曲乐丰
关键词:血管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瘤
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置入术的并发症,评价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85例患者在透视下行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记录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83例患者成功完成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97.65%(83/85);操作时间为30~60min,平均45min;2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气胸,1例穿刺锁骨下动脉;3例(3.52%)出现感染;2例(2.35%)化疗药外溢致局部皮肤坏死;5例(5.88%)导管堵塞;皮肤切口延迟愈合4例(4.70%)。使用该装置的患者感觉在输液治疗中的舒适程度高于其他静脉输注方式。结论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置入术安全、便捷、并发症少,能够提高需要长期输液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孔健窦永充冯鄂湘沈新颖张彦舫吴宇旋林振文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药盒并发症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维护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30例需长期化疗和补液治疗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对临床原理、植入方法、护理技术、维护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安全而有效的中心静脉输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郑雪芬孔健喻洁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
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临床运用的中期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肺结节定位针在VATS术前肺结节定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1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VATS术前定位的192例患者(共214枚肺结节),通过样本估算,采用较大样本量并尝试多枚肺结节的同时定位来进一步评价肺结节定位针临床运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并分析与定位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肺结节定位针定位成功率97.20%(208/214),4枚移位及2枚脱钩,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发生。肺结节大小(7.32±2.67)mm、结节与胸膜距离(10.19±9.03)mm、定位针胸膜下深度(21.44±9.99)mm、锚爪与结节距离(5.63±5.24)mm、平均定位时间(17.43±11.29)min。定位后45例(23.44%)出现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气胸26例,肺出血25例,疼痛2例,咯血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定位时间(OR=1.082,95%CI:1.033~1.134,P<0.05)及定位体位(OR=3.276,95%CI:1.314~8.169,P<0.05)是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定位针胸膜下深度(OR=1.067,95%CI:1.026~1.110,P<0.05)及定位时间(OR=1.057,95%CI:1.008~1.110,P<0.05)是肺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气胸与肺出血之间呈正相关(r=0.209,P=0.004)。所有肺结节均经VATS下切除,平均手术时间(85.90±46.47)min、术后住院时间(4±2)d,切除肺组织体积(95.37±95.19)cm3。结论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定位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级别轻微,是一项有效、安全可行的术前定位技术。
张华郭坚溪肖伟俅张彦舫孔健
关键词:肺结节体层摄影技术电视胸腔镜
肝细胞癌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客观反应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肿瘤客观反应(O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103例HCC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后首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肿瘤影像学反应。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初始OR和完全反应(CR)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术后OR比率为65%(n=67),CR比率为18.4%(n=19)。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因、ALBI分级、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假包膜、强化类型、SACE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初次DEB-TACE后O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13.260,95%CI=1.418~123.967,P=0.023)、出现血管湖(OR=10.506,95%CI=1.187~93.000,P=0.035)、存在假包膜(OR=8.064,95%CI=1.483~43.859,P=0.016)、6-and-12肿瘤负荷(OR=3.941,95%CI=1.395~11.128,P=0.010)是初始OR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强化类型、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术后初始C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7.586,95%CI=1.351~42.604,P=0.021)、单叶肿瘤(OR=7.181,95%CI=1.171~44.136,P=0.033)、6-and-12肿瘤负荷(OR=7.104,95%CI=1.169~43.159,P=0.033)是初始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1+2型强化、出现血管湖、存在假包膜及肿瘤负荷≤6、>6且≤12患者初次DEB-TACE后更易OR;1+2型强化、单叶肿瘤及肿瘤负荷≤6患者更倾向CR。
张雪莹孔健
关键词:肝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