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平阴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条件致病菌
  • 2篇凝血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病原菌
  • 2篇不动杆菌
  • 2篇常见病
  • 2篇常见病原菌
  • 1篇单胞菌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免疫球...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阻塞
  • 1篇血清C3

机构

  • 10篇平阴县人民医...
  • 1篇平阴县疾病预...

作者

  • 10篇张静
  • 5篇李希涛
  • 4篇孟文杰
  • 3篇赵霞
  • 2篇潘华伟
  • 1篇陈美君
  • 1篇周秀丽
  • 1篇周秀丽
  • 1篇王艳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治疗,缩短病程。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法对136例就诊者的血清进行抗-MP-IgM检测。结果:136例就诊者样品中检测抗-MP-IgM阳性结果30例,占22.1%,其中男14例,女16例,2岁8例,~8岁17例,~13岁5例,最小年龄为13个月,最早检出抗-MP-IgM阳性于病程第4天。结论:金标免疫法检测MP-IgM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对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张静孟文杰赵霞
关键词:金标免疫法肺炎
某基层综合医院临床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某基层综合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某基层综合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3月临床标本中培养分离的26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调查分析,应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26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分别占63.74%、20.99%;从临床感染科室分布来看,该菌株感染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ICU)、肿瘤科、呼吸内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占32.06%、15.27%、12.21%、9.92%。26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肪、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50%;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在2.0%-28%之间。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153株,占58.40%,对奎诺酮类、氨苄西林复合剂、哌拉西林及复合剂、第三、四代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90%。结论:基层综合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尤其CRAB耐药严重。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李希涛王艳周秀丽张静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160例孕妇PT、APTT、FIB、TT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了解孕妇体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太平洋TS400C血凝分析仪分别对孕妇组和对照组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有不同程度的时间缩短,FIB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孕妇血浆中的凝血指标,可随时了解孕妇体内凝血情况,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止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张静孟文杰李希涛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变化及意义
临床感染鲍曼氏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李希涛周秀丽张静
关键词: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呼吸道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菌常见病原菌
常用出凝血筛检试验的临床意义
2007年
正常机体有生理性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这些系统处于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血管内血液流通。在病理情况下,止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任何一个或数个系统发生异常.可因为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出凝血机制的试验有血常规(含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冯衍红张静潘华伟
关键词:出凝血机制筛检试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检测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2023年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 遵循随机原则,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研究,以随机方案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生物检验,每组250例,分析两组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情况,并以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微生物检验准确率。结果 以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微生物检验准确率为96.00%(48/50);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感染控制有效率。
陈美君王庆杰赵书勇张静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准确率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3、C4、CIC对肝外阻塞性黄疸的意义
2006年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对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和42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人补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梗阻性黄疸组G水平比单纯胆囊结石组显著降低,P〈0.01,CIC显著升高,P〈0.05。梗阻性黄疸组手术前后巴水平有明显改变,术后显著升高,P〈0.05。单纯胆囊结石组术后C3、C4显著升高,均P〈0.05,CIC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外阻塞性黄疸时补体水平低下,肝窦枯否细胞对CIC清除功能降低,并与胆道梗阻程度呈正相关。
孟文杰张静潘华伟
关键词:胆管阻塞
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李希涛赵霞张静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常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检验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来加强实验室内部各实验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当今实验室仪器设备自动化、微量化的程度在快速地提高,各种试验用试剂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已被检验界高度重视,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及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
张静李希涛赵霞
关键词:室内质控检验信息
骨髓象和X线检查对骨髓瘤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在骨髓内大量异常浆细胞增生性疾病。同时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球蛋白)及其多肽链,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其重链片段,
孟文杰张静冯衍红
关键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象查对X线B细胞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