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青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被引量:3
- 2010年
- 一、序曲:课堂导入
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 李明吴丹青
- 关键词:《香菱学诗》课堂实录《红楼梦》灵魂课堂导入
- 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解读
- 2018年
-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 教学内容不适切的现象很普遍, 而教师对学情的漠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如何根据学情来选择和确定适切的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研究基点, 着重探索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实施策略, 它包含自读自悟、 以学定教、 问题探路、 多元对话、 积累创新等五大核心要素.
- 吴丹青
-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 古诗词教学的“听写猜读法”探索——以《归园田居(其三)》的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听写猜读法” 是一种基于阅读期待的先学后导的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运用 “听写猜读法”, 即学生在阅读诗词前先听写整首诗词, 通过猜测诗词内容、 写作思路来猜写词语、 句子, 听写后根据上下语境判断字词正误, 并紧扣字词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 感受诗歌的意境、 意蕴, 实现由 “言” 及“文”、“言”“意” 共生的教学追求.
- 吴丹青
-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归园田居》
- “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的思考和实践被引量:2
- 2011年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写作时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显然,《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对象意识纳入写作教学的教学训练视野,倡导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
- 吴丹青
- 关键词:写作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观《标准》教学训练
- 该引导什么样的真实写作被引量:1
- 2011年
- 造成学生作文缺失真情实感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作文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是首要原因。立意深刻、思想健康这一标准总是操持着中考作文的“生杀大权”。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也以中考作文为目的,且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文化批评标准,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来苛求学生。于是学生的作文大多成了与心灵无关、与个性无关的套话空话之作。
- 吴丹青
- 关键词:真实写作学生作文中考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教学
- 聚焦语文要素,探求阅读教学之道——以《伟大的悲剧》为例被引量:7
- 2018年
-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部编语文教材阅读单元的编排,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意在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明确单元目标,落实学习重点""依据文本特质,开发学习内容""思考质疑,促进思维发展""拓展阅读,迁移运用,巩固学法"等教学策略,具有普适性的运用价值。
- 吴丹青
- “言”“文”并重,“言”“文”合一——与李明、孔晓玲等探讨文言文教学被引量:1
- 2014年
- 很多年前,我们区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这样的:朗读——解释词语——翻译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2008年上半年,我曾在一个星期内听了好多节《伤仲永》的课,都是一个套路:一、导题,介绍作者;二、读生字;三、朗读课文;四、翻译课文;五、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 吴丹青
-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伤仲永》
- 有趣·有法·有得·有力——《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被引量:1
- 2017年
- 《范进中举》是传统小说《儒林外史》中极精彩的篇章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科举时代落魄书生的命运巨变,细致描绘的是由此而产生的角色“异变”,揭示的是科举制度下的人性和世态。这样一篇情节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的传统小说节选,上出精彩却极难:可用于教学的点很多,但容易一带而过,令学生对每个点都有印象却难以深刻思考;倘若深入解读又容易过度解构,令学生只见局部的人物、情节,缺少整体把握。
- 劳新华吴丹青
- 关键词:《范进中举》教学实录课堂《儒林外史》传统小说科举制度故事讲述
- 初中“以人为本”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案例式阐释
- 2013年
- 本课题研究旨在构建以人文思想为线索,以写作动力为抓手,以语言训练和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初中新课程“以人为本”的写作教学体系。本文概述了其理论框架的确立、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写作教学计划的编排、写作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并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案例式阐释,提供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写作教学范式。
- 吴丹青
- 关键词:以人为本
- 灵动的诗意课堂——听俞赛琼老师课堂教学的感想
- 2019年
- 俞赛琼老师在“浙派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示范课,这是苏轼流放黄州时写的一首词,对这首词的理解,学界是存在着一定争议的。因此,怎样引导初中学生恰当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及词人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难度的。俞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迎难而上,根据学生的原有起点恰当定位,巧妙引导,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下面只着重谈两点听课感受。
- 张孔义吴丹青
- 关键词:课堂教学老师诗意思想感情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