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汉族男性原发性痛风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rs2228570多态性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沿海地区男性群体的维生素D受体(vitmin D receptor, VDR)Fok Ⅰ rs2228570(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痛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right;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青岛地区504例男性痛风患者与523名健康对照者rs222857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rdy-Weinberg检验确认标本的群体代表性,数据分析采用χ2 检验和t检验。结果 痛风组中VDR基因rs2228570位点GG、AG和AA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2.1%、50.0%和17.9%,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27.9%、50.5%和21.6%,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366, P〉0.05)[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G和A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7.1%,42.9%[53.2%,46.8%[χ2 =3.300, P 〉0.05)。结论 中国沿海地区汉族男性群VDR Fok Ⅰ rs222857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痛风可能没有关联性。
- 李媛媛崔凌凌李鑫德王敬丽李长贵苗志敏刘世国
-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单核苷酸痛风
- 青岛地区汉族男性人群白细胞介素-13基因+2044C/T多态位点与痛风的关联研究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汉族男性群体的IL-13基因第四外显子区域+2044C/T(rs20541)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青岛地区281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与265名男性对照的+2044C/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rdy-Weinberg检验确认标本的群体代表性,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痛风组中IL-13 +2044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分别为82例、146例和53例(29.2%,52.0%和18.9%),对照组分别为92名、127名和48名(34.7%,47.9%和18.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8,P>0.05);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C和T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2%,44.8%;58.2%,41.8%;x2=1.057,P>0.05).结论 尚不能认为青岛地区汉族男性人群中IL-13 +2044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痛风有关联性.
- 李媛媛王玉洁刘斌任伟邵慧莹苗志敏李长贵刘世国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