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乃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海门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数学
  • 3篇解题
  • 2篇等差
  • 2篇等差数列
  • 2篇数列
  • 2篇数学解
  • 2篇数学解题
  • 2篇课堂
  • 2篇差数
  • 1篇道圆
  • 1篇等式
  • 1篇点差法
  • 1篇点评
  • 1篇定理
  • 1篇多角度思考
  • 1篇寻根
  • 1篇余弦
  • 1篇余弦定理
  • 1篇阅卷

机构

  • 9篇江苏省海门中...
  • 1篇江苏省天一中...

作者

  • 9篇李乃洋
  • 1篇何志奇

传媒

  • 3篇中学数学(高...
  • 2篇中学数学研究
  • 2篇数学教学通讯
  • 1篇高中数学教与...
  • 1篇中学数学月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寻题“源”,为解题教学支招——从江苏2015年高考数学卷第19题说起
2015年
数学教学和高考试题的特点决定了解题是高三教学的主要活动,但数学解题往往会在高考后留下一种印象:高中学习数学题做的不少,很多高考题看起来也懂,为什么考试时却做不下去呢?用最近流行的说法即是“题题有思路,路路都不通”.笔者以2015年江苏高考试卷第19题为例,简单叙述解题教学时,通过寻找题“源”,并在解题中反思研究试题的价值,进而提出几个供大家参考的解题教学想法.
李乃洋
关键词:解题教学数学卷高中学习数学解题高考试卷
关注概念教学过程 助力思维能力提升--以“弧度制”教学为例
2022年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在概念教学中要摒弃简单的“照本宣科”,应多带领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理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李乃洋
关键词:概念教学
重视课堂解题反思 引燃数学解题热情
2017年
高三数学课堂,我们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题教学.在讲评习题时我们关注更多是学生错在哪里,甚至只是把那些出现错误的题目讲一遍.但教师往往又感到有些题讲了也'白讲',因为学生还有可能'错误依旧'.近来,笔者在一轮复习教学'等差数列'一节时,课堂上针对一个问题的集体反思与讨论,感受颇多.本文是教学反思后的一点肤浅收获.
李乃洋
关键词:等差数列数学解题解题反思
对一道高三数列模考题的阅卷思考
2017年
一、题目 已知数列{an}中,a1=1-λ,an+1=3an+λ(2n-1),n∈N,λ为常数.
李乃洋
关键词:最值问题恒成立化归复习教学最大项
磨课,让课堂更“自然”——“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磨课反思与课例点评
2016年
磨课是指运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备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这磨课的"磨"字就如侠客十年磨一剑、修炼得道一样,道出了一节成功好课的艰辛和不易."磨课"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里许多喜人的变化,最直接的是我们课堂的变化.本文是笔者整理参加2015年12月海门中学第31届教学百花奖比赛课题的磨课反思.
何志奇李乃洋
关键词:弦长公式上公课例点差法
寻根究源,还原本“意”——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命题背景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圆锥曲线问题在高考或者竞赛初赛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其丰富的几何特性与其解法的无穷魅力.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我们还需更多思考命题者的命题源头或者背景是什么,往往在一番探索之后,会对圆锥曲线理解更深一层.最近笔者在解决一道数学初赛试题时,尝试思考出题人出于何种命题的"依据",于是带着这个思考做了如下探索.
李乃洋
关键词:命题者命题背景初赛试题
巧用课堂中的“意外” 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以《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中学生的“四个想法”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到相应的变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意外"发言和观点,用教学智慧把"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让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李乃洋
关键词:解题方法焦半径离心率普通高中课程
浅析如何借助于翻转课堂使数学学习走向个性化发展之路
2021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日趋多样化,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其以多媒体为依托,冲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走向个性化发展之路.同时,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其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李乃洋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道解三角形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解三角形问题是高中数学的基本题型,近年也出现了其与不等式相联系的综合问题.笔者最近在课上讲评一道解三角形求范围问题,针对学生的不同思考,略作整理,以探此类问题的不同角度认识.题目 已知ΔABC的三边a,b,c依次成等差数列,且a^2+b^2+c^2=21,则b的取值范围是.角度一:立足解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解法1:由余弦定理得cosB=a^2+c^2-b^2/2ac=a^2+c^2-(a+c/2)^2/2ac≥3/2ac-1/2ac/2ac=1/2.
李乃洋
关键词:余弦定理等差数列正弦定理AB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