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2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我科采用克氏针复位配合AO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共22例。结果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及慢性疼痛。结论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操作简便,对手术空间要求不高,可有效减少关节囊等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同样可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 陈超郭智勤徐晓阳王蔚冯世波
- 关键词:锁定钢板
- 血管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血管组及夹闭组。夹闭组(54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血管组(54例)行血管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与夹闭组相比,血管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F-κB、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F-κB、MMP-9水平较术前呈现显著降低趋势,且血管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术对机体创伤少,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理想手段,有助于促进MMP-9等指标的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李儒烨齐斐陈超常乐冯世波
- 关键词:血管介入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
- 肱骨小头骨折误、漏诊5例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肱骨小头骨折患者中有5例初诊被误、漏诊,笔者对其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0~49岁。左侧3例。
- 冯世波王礼跃陈超
- 关键词:肱骨小头骨折误诊漏诊
- 加长型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股骨粗隆部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应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股骨粗隆部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1例股骨粗隆部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2岁。观察其术后骨折复位、骨折愈合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粗隆周围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19.2周;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髋内翻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按Harris髋部功能评分,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股骨粗隆部合并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良好。
- 陈超郭智勤徐晓阳王蔚
- 关键词:股骨近端股骨粗隆部骨折股骨干骨折
-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X线平片复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效果较好。
- 陈超郭智勤
-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疗效
- 镇痛辅助腰椎体外骨折复位器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镇痛辅助腰椎体外骨折复位器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19-04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4例采用常规PVP治疗(常规组),46例采用镇痛辅助腰椎体外骨折复位器联合PVP治疗(改良组),比较两组复位前后伤椎前缘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比较两组术中、术后1 d、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常规组复位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复位后伤椎前缘高度较复位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骨水泥注入量较常规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ODI指数、伤椎Cobb角较常规组低,椎体前缘高度较常规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辅助腰椎体外骨折复位器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缓解患者疼痛,临床疗效满意。
- 冯世波张力郑斌陈超韩英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镇痛
- MIPO治疗掌侧Barton骨折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O)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2例掌侧Barton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30~68岁,平均56岁,术前掌倾角13.6°±4.1°,尺偏角15.7°±2.8°,均采用桡骨远端掌侧纵行小切口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置入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X线片掌倾角10.3°±3.2°,尺偏角20.5°±4.6°,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腕关节功能按照Gart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采用MIPO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复位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创伤小,临床效果良好。
- 张力冯世波李艳齐斐陈超
- 关键词:MIPO锁定钢板BARTON骨折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应用医学实验对比法对我院2019-01-2020-05以来收治的104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为实验观察对比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差别,划定为病例相同的两组,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数据对比分别为0%(0/52)和23.08%(12/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数据对比为(841.95±3.27)mL和(862.89±2.11)mL、(16.80±2.25)分和(23.94±3.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指标如<20分、<32分、>32分上比之对照组的结果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突出表现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上,尤其表现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上,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陈超郭智勤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骨肿瘤
-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比较
- 2020年
-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根据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直接前入路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患者最后随访时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手术后假体位置稳定性良好,观察组无1例脱位,对照组脱位2例;术后观察组发生切口内血肿1例,对照组发生迟发性感染1例。结论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论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均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但直接前入路对患者创伤小,有利于预后和髋关节稳定。
- 陈超郭智勤
-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稳定性
-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46例,在关节镜下对外侧副韧带(LCL)、固定修复内侧副韧带(MCL)、后交叉韧带(PCL)及前交叉韧带(ACL)进行一期修复重建,对术前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采用Lysholm法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一期重建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显著。
- 陈超郭智勤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