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鼎
- 作品数:63 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孔子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刘歆的《周礼》学及其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
- 2016年
- 两汉之际是《周礼》学的奠基和发轫时期。刘歆是《周礼》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约略说来刘歆对《周礼》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端:首先,刘歆在与其父刘向受诏校理秘府图书时,不仅将《周官》(《周礼》)这部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典籍著录于《七略》之中,而且还"独识"《周礼》的价值,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遗余力地向学术界推介这部在秘府之中新发现的典籍。其次,《周礼》一书于王莽当政时被立于学官、设博士主要应归功于刘歆的推动。复次,刘歆不仅研治《周礼》,撰著《周官传》四篇,而且还广收门徒,传授《周礼》之学。两汉之际著名经学家杜子春、郑兴、贾徽、郑众、贾逵及卫宏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师从刘歆学习过《周礼》。他们或是刘歆的弟子,或是刘歆的再传弟子,都出于刘歆的《周礼》学传承谱系。他们在《周礼》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周礼》学逐步发扬光大。
- 丁鼎
- 关键词:《周礼》《周官》古文经学杜子春
- 《礼记》的文化地位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孔子所整理传承下来的"六经",以及后世在"六经"基础上增益形成的"十三经",则是儒家思想学说最主要的载体。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系统地论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等。可以说,《礼记》一书最能体现、揭示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 丁鼎
- 关键词:社会政治思想《仪礼》大同社会大学校训礼运
-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西汉散文研究——《西汉散文的文化阐释》简评
- 2001年
- 丁鼎
- 关键词:书评文学研究西汉散文
- 汉代今、古文经学研究二题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对"汉代今、古文学派对孔子与‘六经’关系的认识分歧"和"汉代经学中的齐、鲁之学与今、古文经学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客观的考察、论述和辨正。一方面证明: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都认为孔子曾对六经进行过加工整理,都承认除了《春秋》和《易传》之外,其他经书都是孔子之前就已存在的古代文献,只是经孔子加工整理和传承而已。双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如廖平、康有为、周予同等学者所说的那样截然对立,壁垒分明。另一方面证明:汉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中均既有齐学,也有鲁学;同时,齐学与鲁学中也都既有今文经学,也有古文经学。从而论定范文澜先生"今、古文之争,实际上是齐、鲁之争"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际。
- 丁鼎
- 关键词:汉代经学六经鲁学
- 从宋学看“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被引量:1
- 2021年
- 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抑或是“仁”?近百年来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对“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定位和对“礼”“仁”“理”三者之间的不同理解和判断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论述,认为二程与朱子及其他宋儒在《礼记》“礼即理”这一命题基础之上建立起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理学”,并认为“礼”与“道”或“天理”是世界的最高本体,实际上也就是承认“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包括二程与朱熹在内的许多宋儒,也往往把“仁”与“礼”等量齐观,都看作“理”,认为“仁”与“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都居于核心地位。至于以二程为代表的宋儒有时认为“仁”可以统摄“礼”,“礼”与“义”“智”“信”同为“仁”的下位概念,说明宋儒虽然普遍承认“礼者,理也”这一命题,承认“礼”范畴在理学体系的重要地位,但他们对“仁”这一范畴也非常看重,因而往往对“礼”“仁”“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明显有些矛盾、模糊的认知和判断。
- 丁鼎
- 关键词:理学
-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说补证被引量:3
- 2015年
- 当代学者已从多方面论证了"大衍之数"当为"五十有五",有理有据,但尚有补证的空间。汉唐时期关于"五十有五"说的文献证据以及清人程廷祚、徐灏等人关于"五十有五"说的论证,则可以更好地补证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说的合理性。换言之,则可以进一步论证:通行本《系辞》所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确存在"脱误"问题,大衍筮法从五十五根蓍草中所拿出的六根蓍草,恰好可以用来"布六爻之位",是为"自然之妙"。
- 马金亮丁鼎
- 关键词:《周易》《系辞》大衍之数
- 从老庄申韩同传看道、法之承变关系被引量:3
- 1998年
- 太史公在《史记》中之所以将老、庄、申、韩四子合传的深层原因即在于道家与法家在哲学思想上“皆原于道德之意”。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周季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股流向:一股流向以庄子为代表,偏重于继承发展老子的形上之道,注重在精神世界中追求价值理想;另一股流向以稷下黄老为代表,偏重于继承发展老子的形下之道,积极用世,注重现实的政治和人生。庄子与申不害、韩非虽然“皆原于道德之意”,但在思想的渊源和继承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是直接源于老子,而申、韩则是承源于黄老道家。而申、韩就是通过“本于黄老”,亦即远绍老子,近承战国黄老之学。
- 丁鼎卢友连
- 关键词:道家法家黄老学派申子韩非子
- 《礼》经附庸,蔚成大国——《礼记》的思想价值及其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被引量:3
- 2017年
- 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原本不在儒家"五经"之列,只是附属于"五经"之一《仪礼》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编。由于小戴《礼记》中蕴含着丰富而重要的思想价值,因而先是于曹魏时被列于学官,设博士;后又于唐代撰作《五经正义》时,被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五经"地位。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一书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礼记》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地论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等等。可以说《礼记》一书是儒家思想精髓和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的载体。历史上,《礼记》一书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礼记》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的社会政治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其他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 丁鼎
- 关键词:《礼记》经学礼学
- 两《唐书》校读札记被引量:1
- 1994年
- 两《唐书》校读札记丁鼎1.《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贞元)十七年正月甲午朔。甲寅,韩全义自蔡州行营还,诏归镇华州。二月癸巳朔,赐群臣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赐宴曲江诗》六韵赐之。丁茵,雨雹。己亥,雨霜。戊申夜,雷震,雨雹。庚戌,大雨雪兼雹。案...
- 丁鼎
- 关键词:两《唐书》牛僧孺萧颖士《通鉴》李吉甫校读札记
- 子夏与《丧服传》关系考论被引量:4
- 2004年
- 《丧服传》与子夏的关系是一个聚讼不已的老问题,对这一问题作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和论述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论证子夏在儒学史上的学术地位,认定子夏具备传授《丧服传》的资质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丧服传》与其他两部据说也由子夏所传授的儒家经典《公羊传》、《谷梁传》在文本上的内在相似性,说明子夏"传"和部分撰写《丧服传》的可能性。因此,否定子夏"传"《丧服传》缺乏理据。《丧服传》虽然不一定完全由子夏所撰作,但《丧服传》为子夏所"传"之说是基本可信的。
- 丁鼎
- 关键词:《仪礼》丧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