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丽敏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活质量
  • 2篇分裂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预后
  • 1篇照顾
  • 1篇照顾者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患者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康复
  • 1篇康复训练

机构

  • 3篇惠州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作者

  • 3篇吴丽敏
  • 2篇王文军
  • 2篇陈艺军
  • 1篇卢芸凌
  • 1篇李美娟
  • 1篇巫秋玲
  • 1篇徐娟
  • 1篇杨惠青
  • 1篇曾庆兰
  • 1篇黄雪兰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出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生活质量、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比对照组高,且SQLS量表各个方面(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不良反应)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BPRS量表的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7.93%(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主动配合康复训练,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曾庆兰杨惠青邓筱璇吴丽敏黄雪兰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生活质量BPRS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其预后及照顾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案对其病情预后及照顾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并为这类患者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设为对照组,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维持治疗且做好院前健康宣教。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同时比较两组家庭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BPRS及SD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第3、6、12个月末的BPRS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庭照护者在出院当天的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末,研究组家庭照护者的各项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12个月末,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能缓解照护者负性情绪,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
王文军邱大宏巫秋玲黎秀珍陈艺军吴丽敏徐娟黄群明李美娟卢芸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护理照顾者心理状况
家属支持情况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调查家属支持情况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精神疾病入住本院,且经住院治疗已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出院精神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支持家庭组(高支持组,112例)和低支持家庭组(低支持组,116例),且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3,P〈0.01)。高支持组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低支持组(P〈0.05)。结论家庭支持程度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
王文军吴丽敏陈艺军邱大宏黄群明
关键词:精神病治疗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