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弹力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氯吡格雷
  • 2篇氯吡格雷抵抗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关系
  • 1篇综合征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急性冠状动脉
  • 1篇急性冠状动脉...
  • 1篇冠心病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综合...
  • 1篇CYP2C1...
  • 1篇CYP2C1...

机构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沈虹
  • 2篇张国明
  • 2篇李晓燕
  • 2篇谈红
  • 2篇陈英剑
  • 2篇胡瑛
  • 2篇李蕾
  • 1篇苏莉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不同反应性患者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改用替格瑞洛治疗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纳入济南军区总医院220例ACS行PCI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后第5天进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腺苷二磷酸(ADP)抑制率检测,根据患者ADP抑制率是否小于30%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non clopidogrel resistance,NCR)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2个亚组,采用单组同意Zelen设计调整分组,1个月后复查TEG,观察各组患者ADP抑制率变化情况。并随访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及两种药物短期不良反应。结果 1个月后复查TEG,CR患者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升高[(16.9±8.5)%比(45.4±16.9)%,P<0.01],而氯吡格雷组为[(17.9±7.7)%比(18.4±8.0%),P=0.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CR患者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亦显著升高[(45.1±12.5)%与(60.2±12.4)%,P<0.01],氯吡格雷组[(49.1±14.6)%比(49.9±15.0)%,P=0.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显示,27例MACE患者中,NCR患者氯吡格雷组8例(11.3%),替格瑞洛组4例(7.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CR患者氯吡格雷组10例(23.8%),替格瑞洛组5例(9.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各组间患者累积无MACE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ADP抑制率是减少相对危险度,降低MACE发生率的主要因素,而SYNTAX评分较高是不利因素。CR-氯吡格雷组的MACE风险分别为NCR-氯吡格雷组、CR-替格瑞洛组、NCR-替格瑞洛组的4.53倍(P<0.01)、5.65倍(P=0.01)、6.71倍(P=0.01)。服用氯吡格雷患者MACE风险是替格瑞洛患者的6.08倍(P=0.009)。患者未见心原性死亡�
谈红胡瑛李晓燕苏莉张国明沈虹陈英剑李蕾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抵抗血栓弹力图氯吡格雷
冠心病P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及预后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CYP2C19基因*2、*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及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H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济南军区总医院280例行PCI的CHD患者,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其CYP2C19*2,*3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析CR与基因型的关系。经全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并随访患者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结果患者总CR发生率为45%,CYP2C19*2,*3位点突变杂合组CR(59.4%)和CYP2C19*2,*3突变纯合组(83.3%),显著高于CYP2C19野生组患者(17.4%)(P<0.01);CYP2C19野生组患者NCR发生率(82.6%)显著高于杂合突变组(67%)、纯合突变组患者(16.7%)(P<0.01)。纯合突变组ADP抑制率(22.34±11.03%)显著低于杂合突变组(32.63±17.45%)及野生组(47.00±19.7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野生基因型(OR=0.053,P<0.01)及HDL(OR=0.143)(P<0.01)是CHD患者CR的保护性因素,纯合突变型组(OR=6.197,P<0.01)是CHD患者CR的危险因素。术后6个月随访,总MACE发生率为11.36%,纯合突变型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36.36%)显著高于杂合突变型(12.17%)及野生型(10.96%)患者(P<0.01)。结论 CYP2C19*2,*3位点突变杂合组和突变纯合组CR发生率显著高于野生组患者,CYP2C19基因野生型、HDL是CHD患者发生CR的保护性因素,CYP2C19基因纯合突变型为CR的危险因素;突变型CHD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显著增高。
胡瑛谈红陈英剑李晓燕张国明沈虹李蕾
关键词:冠心病CYP2C19血栓弹力图氯吡格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