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SLC30A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SLC30A8基因位于8q24.11,编码的蛋白为ZnT-8,其特异性地在胰腺内分泌细胞表达,与胰岛素的储存和分泌有关,其风险等位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联比较强的变异。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SLC30A8基因变异型增加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机制。
- 李晶王建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测
- 背景:
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为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及吸烟、运动量减少、饮食西方化等与癌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普遍,导致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长。...
- 李晶
- 关键词:壳聚糖盐酸洛拉曲克纳米粒抗肿瘤活性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来氟米特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每次8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来氟米特前3 d口服负荷剂量50 mg·d^-1,qd,之后改为维持剂量20 mg·d^-1,qd。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39例/43例)和74.42%(32例/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肌酸酐分别为(54.23±11.89)和(61.58±15.68)μmol·L^-1,尿素氮分别为(4.47±1.06)和(4.98±1.21)mmol·L^-1,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92.89±12.36)和(142.52±18.55)mg·24 h^-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痛、恶心和头晕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和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肖志芳李国娟李晶刘文米海燕
- 关键词:来氟米特片缬沙坦胶囊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安全性评价
-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脂肽P4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的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脂肽P4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NCI-H292,用不同浓度的P4孵育细胞,检测粘蛋白5AC(MUC5AC)的分泌及mRNA表达、ROS的产生及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的活性;分析Duox1 p47phox和P67phox亚基亚细胞转位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磷酸化。结果 0、30、50和100 ng/m L P4作用NCI-H292细胞24 h后,可诱导其分泌MUC5AC并表达其mRNA,并促进p47phox和P67phox亚基转位至细胞膜、增高细胞内ROS的含量,同时可上调TACE的酶活性及诱导EGFR磷酸化。NADPH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ROS产生;而ROS抑制剂处理则可降低TACE的酶活性;沉默TACE表达后可抑制EGFR磷酸化,而EGFR抑制剂处理可降低MUC5AC分泌。结论 P4经Duox1/ROS/TACE/EGFR诱导人NCI-H292细胞分泌MUC5AC。
- 王剑李旎李晶周定耕王彪
- 关键词: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被引量:5
- 2014年
- 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M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郭慧李国娟肖自幼李晶肖志芳罗艳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穿心莲内酯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D)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L-02,用0~30μmol/L AD孵育1 h后,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处理前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其过氧化物酶(GPx)和还原酶(GR)活性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其mRNA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中p38,JNK和ERK以及Akt的磷酸化变化,并采用PI3K/Akt和ERK抑制剂LY294002和PD98059处理细胞,观察其在介导核转录因子Nrf2转位和GST、GPx和GR表达中的作用;MTT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0~30μmol/L AD处理L-02细胞后,GST、GPx和GR的酶活性显著增高,同时其mRNA表达也明显增多。AD也能诱导ERK和Akt磷酸化,但对p38和JNK无明显影响。采用LY294002或PD98059处理细胞后,可抑制AD诱导Nrf2核转位及Akt和ERK磷酸化,同时也能明显消除AD对乙醇处理后L-0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结论 AD经PI3K/Akt和ERK上调抗氧化蛋白GST、GPx和GR的表达而发挥对乙醇毒性的保护作用。
- 李旎李晶周定耕王彪曹衡玉
-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肝细胞乙醇
- 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化疗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化疗是唯一的全身性整体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也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从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化疗反应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 李晶汪森明
- 关键词:纳米微球壳聚糖杀伤肿瘤细胞恶性肿瘤正常细胞人类生命
-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评价TL_300tensymeter系统(TL_300)所测的连续无创血压(NIBP)在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仰卧位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无菌操作下左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导管进行连续有创血压(IBP)监测,右侧手臂连接TL_300进行NIBP监测,稳定5min后,同时测量IBP和NIBP,间隔3min分别记录IBP监测及相应时点NIBP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术后监测与两种血压监测相关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坏死、感觉异常。结果 NIBP监测与IBP监测所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差值分别为(-0.086±9.59)、(3.203±7.11)、(2.60±6.76)mmHg,两种血压监测方法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11、0.565和0.729,P值均小于0.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肢体缺血、坏死、感觉异常。结论 与IBP监测相比,NIBP监测在全身麻醉成年手术患者中,可提供连续、无创、准确、安全的血压监测。
- 李晶周婷田丽平徐世元张鸿飞
- 关键词:全身麻醉
- 穿心莲内酯联合S-腺苷甲硫氨酸抑制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被引量:2
- 2017年
- 氧化应激是酒精性肝病(ALD)发生的主要机制,因此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物质对ALD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在本研究当中,我们探讨了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或)穿心莲内酯(AD)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我们体外培养肝细胞L-02,用100 mmol/L乙醇作用24 h后发现,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增多以及脂质蓄积,同时细胞释放多种与肝病相关酶类如甘油三脂、胆固醇、转氨酶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而乙醇刺激前采用100μmol/L SAM或(和)30μmol/L AD处理细胞后,可明显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能减少上述肝病相关标志物的的释放。此外,乙醇处理也可降低细胞内去乙酰化酶SIRT1的表达并抑制其核转位,而采用SAM或(和)AD处理后可进一步改善SIRT1的表达及活性。以上结果表明SAM或(和)AD能降低乙醇所致的氧化应激水平,两者联合应用可能对ALD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 李晶李旎王剑曹衡玉陈剑超
-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穿心莲内酯乙醇SIRT1
- COX-2、VEGF及MVD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62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值,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的COX-2、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X-2、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病理分级、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1 4,P<0.05);COX-2蛋白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92 8,P<0.05);VEGF蛋白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8035,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过程,检测COX-2、VEGF的表达及MVD值能够作为宫颈癌诊断和转移的依据。
- 伍靓吴奇李晶罗誉川黄灵坚曹聪明
- 关键词:宫颈癌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