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明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失信惩戒对象权利保护:缘由阐释、文本分析与路径完善——以省级地方性法规为考察对象被引量:4
- 2022年
- 基于失信惩戒实施目的和运行架构的分析,应当对失信惩戒对象的权利予以应有保护。从立法实践来看,已有省级地方立法不仅将失信惩戒对象权利保护确立为立法目的之一并作专章规定,而且对知情权、异议权、修复权等核心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同时存在权利保障措施粗陋、权利救济途径缺失、责任约束机制羸弱等问题。为有效保护失信惩戒对象权利,应当完善失信惩戒对象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失信惩戒对象权利救济机制、强化失信惩戒实施责任约束机制。
- 刘广明刘广明
- 关键词:权利保护救济
- 关于我国政务公开法治化的理论探讨与制度构建被引量:10
- 2008年
- 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必须要实现政务公开的法治化。政务公开法制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实现政务公开法治化的基石,而政务公开法制保障机制则需要从政务公开主体、内容、方式、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着手构建。
- 刘广明尤晓娜
- 关键词:政务公开法治化依法行政法制
-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论反思与制度构建被引量:1
- 2007年
-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日渐活跃而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考察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着手,在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进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期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进行合理规范.
- 刘广明尤晓娜
- 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
- 市场化改革视域下的中国农村金融环境优化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对市场化不懈追求的过程。但这种市场化改革实际上一直是在"跛脚前行",在农村金融机构纷纷蜕变为市场化主体的同时,农村金融却缺乏相应的市场化环境,由此导致农村金融非但未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反而成为其"瓶颈性"约束。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首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农村金融的"安全性"环境,此外,还应建立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 刘广明
- 关键词:市场化农村金融
- 绿色信贷“政策驱动”模式的检讨与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我国绿色信贷模式以“政策驱动”为显著特征,其助力了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授信管理滞后、正负激励欠缺、外部监督羸弱等突出问题。美国“潜在责任人”制度拓宽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形式,于我国绿色信贷模式的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解决现存问题,应当从绿色信贷授信管理制度完善、正负效应激励机制健全、绿色信贷外部监督强化等方面对绿色信贷“政策驱动”模式予以优化。
- 刘广明刘帅
- 关键词:授信管理
- 推进农村住房消费的政府干预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住房消费之于农民个体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且因直接关系农村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而在新常态下有其特殊意义。从实践来看,农村住房消费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在新常态下,若要解决现存问题以有效推进农村住房消费,亟需强化政府干预,即通过政府对农村住房消费的适时、适度干预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需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加强农村住房消费政府保障,强化农村住房消费金融支持。
- 刘广明
- 关键词:政府干预
- 试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规制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态势,应通过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律,借助早期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职能监管机制、事后救济机制等,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 刘广明
-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
- 后“家电下乡”时代推进农村消费的政府干预论纲被引量:1
- 2015年
- 2013年1月31日,作为政府直接干预农村消费的开创性制度创新,"家电下乡"在实施数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农民消费观念、农村消费市场体系等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农村消费所固有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后"家电下乡"时代,农村消费问题的解决仍需有赖于政府的积极干预,应在厘定政府干预理念、释明政府干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消费政府干预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推进农村消费,进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梁坤刘广明
- 关键词:政府干预
- 论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问题的治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前,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治安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刑事案件多发;未成年人及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社会丑恶现象泛滥,有的地区,黑恶势力有所抬头。将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问题置于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其根本原因在于治理理念及方式滞后,突出表现为:体制管理不顺,管理能力不强;治安工作水平不高;基层政权建设不力。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这样的总体思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力;坚持综合治理;实行群防群治。此外,还应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政权建设;"打防结合",构筑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构建现代警务机制;搞好流动人口管理。
- 刘广明
-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
- 农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理论检讨——一种“强化论”的主张
- 2012年
- 一、农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及其负面影响现行制度下,农地(本文所称'农地'系指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存在的最大缺陷在于农地所有权的主体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农地所有权规定过于模糊,导致农地所有权不清晰,农地所有权缺乏一个独立的人格化代表。《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等诸多法律并没有为农地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所有权主体制度。农地到底属于谁所有?
- 刘广明
- 关键词:农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农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