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明

作品数:55 被引量:50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5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盆地
  • 9篇油田
  • 8篇原油
  • 7篇油气
  • 6篇古近系
  • 6篇凹陷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源岩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地层
  • 4篇油藏
  • 4篇生物降解
  • 4篇降解
  • 4篇非均质
  • 4篇非均质性
  • 4篇柴达木盆地

机构

  • 32篇长江大学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苏煤炭地质...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华北油田
  • 2篇青海油田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55篇张春明
  • 10篇赵红静
  • 9篇姜在兴
  • 6篇梅博文
  • 4篇姜华
  • 4篇杨禄
  • 4篇张敏
  • 3篇王俊辉
  • 3篇蔡春芳
  • 3篇李美俊
  • 3篇李洪波
  • 3篇彭德华
  • 3篇张维生
  • 2篇王培荣
  • 2篇肖传桃
  • 2篇鲜本忠
  • 2篇尹太举
  • 2篇魏德才
  • 2篇王铜山
  • 2篇郭英海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6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分子组成与粘度关系
赵红静张春明张敏胡俊杰
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类化合物的命名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类胡萝卜素的IUPAC命名规则及其常用的习惯命名,对地质体中典型的芳基类异戊二烯烃类化合物的命名进行了说明。
张春明杨禄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
张敏张俊梅博文张春明朱翠山赵红静毛治超张光明向廷生龙长河徐中一袁志华郑玉龙龚福华莫代修
该研究以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辽河油田、冀东油田和华北油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采集了原油和储集岩样品,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储集岩烃类的宏观组成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了研究区储集岩自由烃和包裹烃类...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化学油藏
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双环倍半萜的分布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全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非均质性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双环倍半萜的影响并不明显,文安油田原油含有丰富的双环倍半萜;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的总体分布特征是C14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小,C15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居中,C16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文安油田南区与北区原油存在明显非均质性;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C30重排藿烷与C30藿烷、C27重排甾烷与C27甾烷的相对丰度比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反映重排补身烷的形成机理与重排甾烷、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相似性;原油分子组成上的非均质性预示着文安油田原油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文安油田南区和北区可能存在着2个油气富集体系。
徐真张春明刘强李杰
关键词:非均质性
冀中地区文安斜坡带原油芳烃分子组成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色谱质谱技术(GC-MS)剖析了文安斜坡带原油芳烃组成特征。芳烃组成非均质性揭示了文安斜坡带原油总体源于湖相贫硫沉积环境,且至少存在2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端元油:I类原油具有较低的1,2,7-/1,2,6-三甲基萘(1,2,7-/1,2,6-TMN)比值,且1,2,8-三甲基菲(1,2,8-TMP)丰度相对较高;Ⅱ类原油具有较高的1,2,7-/1,2,6-TMN比值,且1,2,8-TMP丰度相对较低;2类原油于文安斜坡南、北区块规律性的分布特征预示I类原油主要源自马西-鄚州洼槽,Ⅱ类原油源于霸县凹陷,同时也预示该研究区块至少存在2个油气富集体系;原油芳烃分子组成非均质性及其在油区范围内的变化规律,预示了文安斜坡汇聚了多路/多期源于邻近富生烃凹陷的油气供给。
杜金秀张春明杨禄
关键词:芳烃非均质性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新元古界震旦系天然气成藏被引量:54
2014年
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新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为对象,研究古隆起演化与其油气成藏过程的关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桐湾(Ⅰ幕、Ⅱ幕)运动控制着灯影组古岩溶的发育,加里东运动期形成了古隆起的雏形,其后海西、印支、燕山运动期古隆起总体继承发育,轴线不断由西北向东南迁移,并最终在喜马拉雅运动后定型,控制着油气成藏过程。通过流体包裹体和埋藏史研究,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经历了3个关键生排烃期:志留纪、早三叠纪和侏罗纪—白垩纪。伴随着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构造演化过程,新元古界灯影组成藏经历了7个阶段:初次充注、生烃停滞、二次充注、古油藏形成、古油藏迁移、古油藏裂解及气藏形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的成藏模式,在高石1井所在的斜坡区,发育集群展布的气藏群,横向上总体表现为层状分布特征,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同时认为,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中国新元古界含油气系统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价值。
姜华汪泽成杜宏宇张春明王瑞菊邹妞妞王铜山谷志东李永新
关键词:古油藏原油裂解气新元古界震旦系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4
2008年
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大量岩心和岩屑样品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区有效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值为0.4%,并依此厘定了红狮凹陷、扎哈泉凹陷和狮子沟地区E23和E13上部应为柴西南区第三系有效烃源岩。同时还选取了24块上述有效烃源岩进行了抽提物的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析,针对其典型的咸水湖相沉积环境进行了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南区第三系烃源岩总体呈现正构烷烃的偶奇优势,Pr/Ph<0.6,较高伽玛蜡烷和升藿烷的翘尾巴特征,但不同地区与凹陷的上述特征略有差异;Pr/Ph、C35藿烷/C34藿烷与伽玛蜡烷/C30藿烷等一系列沉积环境参数指标的差异揭示出扎哈泉凹陷第三系烃源岩自成一体,特征迥异,应该处于微咸水—弱还原沉积环境,而红狮凹陷、跃进地区和狮子沟地区第三系烃源岩处于高盐度—强还原沉积环境,只是狮子沟地区相对较弱一些。认为柴西南区2类差异较大的第三系烃源岩分布区域特征可能预示柴西南区的原油也存在2类,因而在该区可能存在2大独立的油气系统。
李洪波张敏张春明彭德华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
冀中地区文安油田原油非均质性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全油GC/MS分析,揭示了冀中地区文安油田分子组成上的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文安油田至少存在两类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Ⅰ类和Ⅱ类)。Ⅰ类原油具有较高的甾/藿比,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伽马蜡烷、4-甲基甾烷)含量相对较高,芳香族化合物(甲基菲、三芳甾烷以及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相对较低;Ⅱ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藿比,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两类原油的分布具有规律性:Ⅰ类原油分布于南区的议论堡构造带;Ⅱ类原油分布于北区的史各庄构造带。研究表明,文安油田至少存在两个油气富集体系。
徐真张春明
关键词:非均质性原油
CO_2压裂技术在外围油气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魏德才郭世英张春明
关键词:压裂液封隔器压裂管柱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原油成熟度特征被引量:14
2010年
原油成熟度特征是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原油的色谱-质谱分析,在饱和烃和芳烃成熟度参数、生物标志物绝对浓度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基础上,详细剖析了该区原油的成熟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原油主体为未熟-低熟油,不存在混源造成未熟-低熟假象的可能性。成熟原油仅出现在花土沟、狮子沟和砂西地区。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有效烃源岩的发育特征,佐证了大量未熟-低熟原油存在的可能性。
李洪波张敏张春明彭德华李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原油成熟度饱和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