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丽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戏曲
  • 6篇文化
  • 5篇戏曲传播
  • 4篇文学
  • 2篇地图
  • 2篇数字地图
  • 2篇女性
  • 2篇女性形象
  • 1篇代文
  • 1篇淡泊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电视戏曲
  • 1篇学术道路
  • 1篇雅俗
  • 1篇样式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移动互联网时...
  • 1篇意蕴

机构

  • 11篇华北科技学院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3篇杜丽萍
  • 1篇王永

传媒

  • 4篇文艺评论
  • 2篇天中学刊
  • 1篇大舞台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国电视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东南传播
  • 1篇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国戏曲传播与女性文化自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以女性研究作为切入点,重新梳理我们传统的性别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见到的历史,只是一半的事实;我们所了解的内容,只是描述男性的经历,而女性基本上都是缺席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
杜丽萍
文献传递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赵仁珪先生的学术道路
2014年
赵仁珪先生的学术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宋代文学和禅学方面,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启功研究,近年来则主要在古体诗文以及书法创作方面。赵仁珪是当前学术界少数能够将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他以深厚的学养与儒雅的风范践行了艺术化的学术之路。
杜丽萍
关键词:宋代文学
河北省戏曲数字化传播现状及应对策略被引量:2
2015年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现实使命面前探讨河北省戏曲数字化传播问题,顺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关乎河北省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建立河北省戏曲数字资源库、创建河北省戏曲数字地图、构建河北省戏曲数字博物馆,正是对这一现实的积极应对策略。
杜丽萍
关键词:戏曲数字化数字地图数字博物馆
“微学习”:人文通识教育的新模式
2017年
作为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微学习是符合当前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碎片化、个性化、互动式的特征满足人文通识教育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杜丽萍
唐风宋韵与文化综艺的互文性考察被引量:3
2022年
文化互文的文本多重性及其对经典文学与流行文化的双向阐释功能,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本转换是把握文化互文的时代性视点,唐风宋韵为其颇具特色的主题之一。原典文本、语境文本、综艺文本作为文化互文现象的有机构造,形成了对唐风宋韵的原貌探选和景观迁转。
杜丽萍王永
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教育观念的转型与重塑被引量:7
2016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采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当前的文学教育,打破既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理念,树立崭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打造文学精品课程,师生共建文学信息分享平台,成为转型期文学教育工作者的有益尝试。
杜丽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文学教育观念
电视剧《新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2012年
以情感的回归诠释身体的出轨、以形象的美化提升性别的意识、以情节的延展深化悲剧的内蕴,是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传》塑造女性形象的基本原则,具有值得注意的女性主义色彩。这种改编迎合了当前女性情感表达的需求,凸显了女性文化张扬中的性别冲突,呼唤当前社会环境下女性文化空间的建构。
杜丽萍
关键词:女性主义潜文本文化意蕴
戏曲传播中的雅俗文化互动
2013年
与传统的诗词作品相比,戏曲更鲜明地体现出雅俗文化互动的特质。戏曲起源于民间,并长期保持着民间发展的状态,进程缓慢,形式简单。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精英地位的失落,他们开始涉足戏曲领域,施展才华,促进了戏曲艺术的成熟,推动了戏曲艺术的繁荣。文人参与到戏曲创作后,不断将自身的文人意识作用于戏曲创作,逐渐改变戏曲的俗文学面貌。
杜丽萍
关键词:戏曲传播文化互动雅俗戏曲创作文人意识俗文学
论《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闺阁传播
2016年
明清以来,随着传奇的盛行,元杂剧已趋式微。王实甫《西厢记》却一枝独秀,流传甚广。万历时何璧曾云:“《西厢》者,字字皆击开情窍,刮出情肠,故自边会都,犹及荒海穷壤,岂有不传之理乎?”①王骥德亦云:“自王公贵人,逮闺秀里孺,世无不知有所谓《西厢记》者。”②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都非常熟悉、喜欢这部戏,崔张故事家喻户晓。关于《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学界已经颇多著述。本文主要从闺阁传播的角度,考察《西厢记》在女性读者群体中的接受状况以及对女性文化发展的影响。
杜丽萍
关键词:《西厢记》明清时期《西厢》文化发展元杂剧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创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当前高度发展的数字地图技术(GIS)建立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是利用现代化技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重要手段。在已有的中国地方戏曲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最小地理信息单元,合理、准确、严密地表达时空关系,设计数据层次结构体系,可以实现中国戏曲数字地图在学术研究、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的价值。
杜丽萍
关键词:GIS技术中国戏曲数字地图资源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