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俭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梗死
  • 4篇疗效
  • 4篇内皮
  • 4篇介入
  • 4篇梗死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血管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老年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蛋白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6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16篇陈俭
  • 9篇毛幼林
  • 7篇王瑞敏
  • 7篇黄琼
  • 7篇陈愿
  • 2篇张宇
  • 2篇宋爽
  • 2篇袁义强
  • 1篇于力
  • 1篇厉菁
  • 1篇丁奇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2016年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其对心肌组织灌注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和非血栓抽吸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介入手术时的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及术后1周的心脏功能以及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基本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抽吸组(100%比90.32%,P=0.037);血栓抽吸组术后1周由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非抽吸组[(52.16±9.64)%比(53.01±11.22)%,P=0.035];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进行血栓抽吸安全有效,抽吸导管能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未完全机化的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毛幼林黄琼陈俭陈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抽吸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5~10 mg,qd;1周后加量至10 mg,qd)联用阿托伐他汀钙(10~50 mg,qd;1周后调至20~50 mg,qd),试验组应用缬沙坦(80 mg,qd)联合辛伐他汀(40 mg,q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低密度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控制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毛幼林王瑞敏陈俭陈愿崔留义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辛伐他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老年患者支架术后出血的临床对比
2018年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支架手术术后出血治疗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行支架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小板抑制率情况、1年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相比氯吡格雷组,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对比,替格瑞洛组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显著(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支架手术患者的术后出血治疗中,替格瑞洛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氯吡格雷效果更好,且术后出血风险更低。
陈俭
关键词:支架手术氯吡格雷
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118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螺内酯等在内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10 mg/d)。随访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6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月、3月、6月后由美国GE公司的Vivid7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Ea)、二尖瓣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Aa),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荧光测定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测定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与治疗6月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LVEF、Ea、6MWD均较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Ea、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LVESD、Aa、hs-CRP、NT-proBNP、AngⅡ、MLHFQ评分均较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格列净可改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HFpEF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其hs-CRP、NT-proBNP、AngⅡ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其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马翔宇陈愿张艺帆赵育洁王瑞敏陈俭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37缓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祖细胞损伤和炎症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7(IL-3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祖细胞损伤和炎症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并培养内皮祖细胞,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刺激后以CCK-8检测细胞活力,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7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然后将内皮祖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ox-LDL组和ox-LDL+IL-37组,其中对照组中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ox-LDL组细胞使用适宜质量浓度的ox-LDL处理24 h,ox-LDL+IL-37组细胞先使用10 ng/ml IL-37重组蛋白预处理2 h后,再加入适宜质量浓度的ox-LDL刺激24 h。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Br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剪切型Caspase-3、Bax、Bcl-2,NF-κB活化相关蛋白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p65)以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ox-LDL显著抑制内皮祖细胞的活力,降低细胞中IL-37 mRNA和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中细胞活力和BrdU阳性细胞数目均降低,剪切型Caspase-3和Bax表达、p-p65/p65以及IL-6和TNF-α含量增加,Bcl-2表达、p-PI3K/PI3K和p-Akt/Akt降低(P<0.05)。与ox-LDL组相比,ox-LDL+IL-37组细胞活力和BrdU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加,剪切型Caspase-3和Bax表达、p-p65/p65以及IL-6和TNF-α含量降低,Bcl-2表达、p-PI3K/PI3K和p-Akt/Akt增加(P<0.05)。结论IL-37通过抑制炎症减弱ox-LDL诱导的内皮祖细胞损伤,这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的。
李传荣赵子明陈俭董加建崔留义
关键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内皮祖细胞炎症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过表达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在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CASMC,根据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μg·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1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GFP)组(PDGF-BB+Ad-GFP组)、20μg·L^(-1)PDGF-BB+Ad-GFP-SR-BⅠ组(PDGF-BB+Ad-GFP-SR-BⅠ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BⅠ表达,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及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中SR-B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76±0.08、0.52±0.06、0.30±0.05,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0μg·L^(-1)PDGF-BB组(P<0.05)。培养24、48、72 h时,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10μg·L^(-1)PDGF-BB组(P<0.05); 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20μg·L^(-1)PDGF-BB组和PDGF-BB+Ad-GFP组(P<0.05); 20μg·L^(-1)PDGF-BB组与PDGF-BB+Ad-GFP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24.2±3.6、76.6±4.2、75.2±4.8和60.6±3.6,各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95,P<0.01); 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DGF-BB+Ad-GFP-SR-
陈俭李传荣王瑞敏毛幼林黄琼马心超陈愿董加建宋爽崔留义赵子明
关键词:B族I型清道夫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迁移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在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拟在CT血管造影(CTA)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检测特点、冠脉支架置入效果及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观察组支架置入总有效率(87. 17%)显著高于对照组(71.76%)(P<0. 05)。术后1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4例(5. 12%),对照组12例(14. 11%);术后3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7例(8.97%),对照组18例(21. 17%),两组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能更准确检查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提高支架置入质量和安全性。
毛幼林袁义强王瑞敏黄琼陈俭陈愿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支架置入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理压力所致心肌缺血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60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20例患者标准精神压力测试结果ST-T段改变情况为(0.052±0.012)mm;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抑郁自评表(PHQ-9)及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症状。
陈俭陈愿宋爽董加建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肌缺血心理压力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6 h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功能、血小板抑制率,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36h 的 CK -MB 水平(56.5±8.3)U/L、血小板抑制率(45.9±6.4)mm,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的(74.3±9.6)U/L 与(35.6±7.3)mm、(P=0.043、0.038),在6个月的随访中,替格瑞洛组心绞痛发生率(1.7%)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6.7%)(P=0.04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 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减少MACCE,改善预后。
毛幼林黄琼陈俭张宇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氯吡格雷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术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确诊为AMT并实施PCI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DD、LVEF、CI以及SV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AMI急性PCI术后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陈俭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复方丹参滴丸心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