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晓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1,00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生态系统
  • 7篇宝天曼
  • 6篇水土保持林
  • 6篇阔叶
  • 5篇油松
  • 4篇低价林
  • 4篇植物
  • 4篇土壤
  • 4篇落叶阔叶
  • 4篇落叶阔叶林
  • 4篇阔叶林
  • 3篇低产林
  • 3篇低效林
  • 3篇松林
  • 3篇退化生态
  • 3篇退化生态系统
  • 3篇温带
  • 3篇护林
  • 3篇防护林
  • 2篇样地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辽宁省干旱地...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建平县...
  • 1篇建平县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5篇杜晓军
  • 17篇姜凤岐
  • 10篇沈慧
  • 7篇曾德慧
  • 6篇高贤明
  • 6篇范志平
  • 5篇焦志华
  • 3篇林鹤鸣
  • 3篇马克平
  • 2篇苏智先
  • 2篇张运春
  • 2篇郭浩
  • 2篇鹿天阁
  • 2篇张桥英
  • 2篇齐光
  • 2篇赵爱花
  • 1篇袁志良
  • 1篇招礼军
  • 1篇安明态
  • 1篇彭明春

传媒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Journa...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
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其分布区多为农业区,与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密切相关;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生境的岛屿化与破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常绿阔叶林的合理保育问题和生态恢复问题已成为大家关...
杜晓军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弃耕地退化生态系统实验生态学长期生态研究
文献传递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3个方面 ,指标层由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p H值、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分散率、土壤硬度和渗透系数构成。在计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时 ,首先要对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使之转化为无量纲的标度值 ;然后可根据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步进行计算 ,也可按照层次总排序的权值直接计算 ,获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为消除立地因子的影响 ,要对效益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校正 ,校正后的综合指数可以反映出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的好坏。
沈慧姜凤岐杜晓军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
克隆乔木黄牛奶树枝条的功能特征被引量:7
2005年
黄牛奶树(Symplocoslaurina)是一种乔木克隆植物,其枝担负着支撑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克隆苗繁殖两种功能。由于枝功能的特异性在形态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上部的枝生长比较旺盛,主要进行光合作用负责整个植株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与积累;下部的枝在形态上有所变化,基部细长而端部较基部明显增粗,并下垂呈“V”状,在生长过程中增长明显而无明显增粗现象,主要进行克隆繁殖。黄牛奶树的枝在由营养功能转变为繁殖功能的过程中年萌发次数显著增加;枝分化成克隆苗后在截取光能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克隆苗作为一个新的生命体,主要通过增加叶量占据更大的水平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不同于营养枝通过增加单叶面积占据更大的垂直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的方式,但在不同的生境下对照枝与压枝克隆苗达到的总叶面积却无显著差异;从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看,对照枝的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叶和叶柄等光合构件上,而枝分化成克隆苗后生物量主要分配在茎上。即黄牛奶树的枝随着着地后功能的变化,在形态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功能变化后内源激素发生变化的结果,但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张运春杜晓军张桥英高贤明苏智先
关键词:克隆繁殖生物量克隆植物乔木单叶面积
防护林防护成熟与干扰被引量:2
2002年
防护成熟是经营防护林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回顾防护林防护成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指出以往关于防护林防护成熟的研究 ,往往把森林看作一个纯自然物品 ,这是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提出了在干扰几乎无处不在的当今社会 ,对防护林防护成熟的认识上应重视干扰因子的作用 ;并给出了防护林防护效益变化模式图 。
杜晓军姜凤岐
关键词:防护林
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被引量:2
2019年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著。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cm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齐光杜晓军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叶继旺
关键词:宝天曼碳密度
河南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单物种–面积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单物种–面积关系(ISAR)方法可判定单个物种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是促进、抑制或中性。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分析了不同径级大小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但这方面仍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对不同径级植株在维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ha落叶阔叶林固定样地为例,通过对全部树(包括大树和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大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9种类型的ISAR进行比较分析,拟验证如下假设:(1)大树相比小树来说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2)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3)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中中性物种占主体。结果显示不同大小的树木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也因空间尺度、邻域植物个体大小而有所差别:支持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的假设,没有检测到大树比小树对邻域植物多样性更大的影响作用;中性物种在所研究森林群落中1–10 m尺度上均占绝对优势,促进种的数量在全部树对全部树,全部树对小树,小树对全部树以及小树对小树情况下随着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抑制种在少数小尺度下被少量检测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森林群落中物种作用及群落维持机制,但该结果还需在更大尺度样地以及其他类型的森林中进行检验。
闫满玉杜晓军赵爱花彭明春
关键词:径级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被引量:31
2015年
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出现为进一步认识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契机。本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宝天曼森林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31个采样点内,随着采样点增加,检测出不同分类水平的土壤细菌类群也在增多,当采样点达到31个时,检测出的土壤细菌类群达到45门163纲319目495科785属和42,632个OTU;31个土壤样品中所检测出的细菌类群平均有34.2门114.7纲215.2目323.7科446.6属5,924.7个OTU,其中门、纲、目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8.30%)、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18.08%)、根瘤菌目(Rhizobiales)(10.62%)。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宝天曼森林土壤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水平,为进一步认识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等奠定了基础。
赵爱花杜晓军臧婧张守仁焦志华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细菌多样性
长白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研究被引量:32
1998年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和亚高山岳桦林根系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根系总生物量排列顺序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同土层深度下,根系生物量大致上也有上述规律,但第Ⅱ层根系生物量为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岳桦林;3种森林类型的根系生物量占其地上生物量及其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60cm土层中。
杜晓军刘常富金罡石小宁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研究:基于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被引量:23
2004年
在对辽宁西部地区植被演替分析的基础上 ,选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境指标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定量确定了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在辽宁西部地区 ,南刘杖子林场的天然栎林、天然油松林、杨栎林、牛河梁和欺天林场坡地的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松栎林的平均相异系数分别为 0 6 5 5、0 6 6 5、2 0 2 9、3 919,综合反映了其在生态系统演替 /退化中的相对位置 .研究表明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现有油松林 (阴坡 )立地大多已退化到灌木林和先锋乔木林之间的演替阶段 ,并且接近于先锋乔木林阶段 ;建议在现有人工林经营改造或营造混交林时 ,应适当增大灌木树种和先锋乔木树种的比重 .
杜晓军姜凤岐焦志华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油松
Transform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inese pine pure plantation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P. R. China被引量:1
2004年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areas of lowly-efficient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pure plantations. How to transform these plantation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pproaches, which are based on close-to-nature silvicultural system, to transform the pure pine plantations. Native broadleaved trees were planted in three methods: 1) after strip clearcutting, 2) after patch clearcutting; 3) on the open forestland and the forest edge.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tree species were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onditions for each method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assessment was made to the stands transformed by strip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stands at 16 years after transformation had an obvious layered structure and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understorey vegetation increased by 23.5%–52.9%.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 phosphatase and sucrase increased by 6%–142%, 46%–99% and 31%–200%, respetively. Moreover, the transformed stand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pine caterpillars in plantations. Consequently the transformations enhanced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 Monoculture - Transformation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 Assessment CLC number S791.254 - S727.22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3-SW-41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00144), and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96-007-01-06).Biography: ZENG De-hui (1965-), male, Ph.D.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曾德慧姜凤岐郭浩范志平杜晓军
关键词:MONOCULTURETRANSFORMATIONASSESSMENT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