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耀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淤地坝
  • 2篇控流
  • 1篇冻融侵蚀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示踪
  • 1篇示踪法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措施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研究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敏感性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黄土高原地区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魏霞
  • 5篇李耀军
  • 3篇李勋贵
  • 2篇李东
  • 1篇李占斌
  • 1篇苏辉东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RS和GIS的甘肃省冻融侵蚀敏感性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作为三大侵蚀类型之一的冻融侵蚀在高原地区作用明显,在破坏土壤性质威胁工程安全的同时,阻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很少。为了充实对冻融侵蚀强度与分布规律的研究,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选取气温年较差(℃)、冻结期平均最低温度(℃)、解冻期平均降雨量(mm)、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水量(mm)作为冻融侵蚀影响因子分级评价指标,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评价指数与相对分级评价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冻融侵蚀进行了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同时利用多年实测气象数据对气温年较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更适用于甘肃地区的经验回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甘肃地区冻融侵蚀区边界的界定和冻融侵蚀强度分布图,加深了对甘肃地区冻融侵蚀现状的认识。结果表明:甘肃地区冻融侵蚀敏感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东南方向和南部的西南角,分别分布在酒泉东南部、嘉峪关、张掖西南部和甘南西部地区,全省冻融侵蚀面积为3.8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6%,省内冻融侵蚀下界海拔3 300~4 400m,冻融侵蚀强度总体上从西南向东北逐步减弱。
李东魏霞李勋贵李耀军
关键词:GISRS冻融侵蚀
典型淤地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淤地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为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两座典型淤地坝进行分层土样采集,通过室内试验用常规方法对土样的颗粒组成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分层土样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分析了两座淤地坝坝地分层淤积物颗粒组成与其分形维数随淤积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两座典型淤地坝粒径组成的分形维数随淤积年限的增大都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该典型淤地坝坝控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或者更深层的土壤存在沙化趋势,淤积年限内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不合理。
魏霞李勋贵李耀军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综述
2013年
土壤侵蚀是复杂的综合性环境问题,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针对此类问题将黄土高原地区对土壤侵蚀的研究分为实验法和模型法两大类,并对包括遥感监测、降雨模拟、示踪技术和水文模型在内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归纳,分析探讨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局限性、使用情况及发展方向,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
李东魏霞李耀军
关键词: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示踪法黄土高原
近30年甘肃省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归因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蒸散发是地球系统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对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及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AO推荐并修订的Penman-Monteith模型,利用1981-2010年甘肃省内及周边的32个气象站点的常规观测资料对甘肃近30年内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其敏感系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影响甘肃潜在蒸散发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可为研究甘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及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
李耀军魏霞苏辉东
关键词:气象因子敏感性
淤地坝坝控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小河沟流域的花梁淤地坝坝控流域为研究对象,收集坝控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在分析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土壤侵蚀强度的基础上,基于RUSLE模型对坝控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不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造成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梯田能够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效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花梁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最优配置方案为:3°以内的平坦地作为耕地,草地分布在3°~7°的缓坡地,7°~25°的坡地作为梯田,其余坡地作为林地;在最优配置下,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102 8×10~5 kg/(km^2·a),淤积年限内各年份的土壤侵蚀模数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最大减蚀比为93.48%(1980年),最小减蚀比达到47.52%(1976年).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李耀军魏霞李勋贵李占斌
关键词:淤地坝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