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天线
  • 6篇整流
  • 6篇太阳能
  • 6篇空间太阳能
  • 5篇电站
  • 5篇太阳能电站
  • 5篇空间太阳能电...
  • 4篇信号
  • 4篇微波光子
  • 4篇相位
  • 4篇波束
  • 3篇通信
  • 3篇卫星
  • 3篇宽带
  • 3篇光学
  • 3篇W级
  • 2篇信号处理
  • 2篇星载
  • 2篇整流天线
  • 2篇太赫兹

机构

  • 32篇中国空间技术...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上海朗研光电...

作者

  • 32篇李小军
  • 11篇董士伟
  • 11篇董亚洲
  • 10篇王颖
  • 5篇尚社
  • 5篇曾和平
  • 5篇蒋炜
  • 5篇宋大伟
  • 4篇谭庆贵
  • 4篇罗熹
  • 3篇禹旭敏
  • 3篇李栋
  • 3篇李正军
  • 2篇韦高
  • 2篇孙文锋
  • 2篇付文丽
  • 2篇和新阳
  • 2篇闫明
  • 2篇朱忠博
  • 2篇胡梦云

传媒

  • 16篇空间电子技术
  • 3篇中国激光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计测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在大规模空间建造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3D打印作为代表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太空事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利用空间3D打印技术,我们能够摆脱地面制造带来的约束与限制,从而降低在地球上进行预制并将其运送到太空的成本和风险,为未来开展多样化、超大尺寸的空间结构提供了新的机会。3D打印技术可以在太空中直接制造出大型天线结构和太阳能电站,从而不再受限于地面制造的大小和重量,这将为太空资源的利用和未来太空探索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文章阐述了空间3D打印技术的起源及发展背景,围绕其在太空环境的应用情况分别讨论了国内外开展空间3D打印技术在轨制造、构建大型空间结构以及星球基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相关技术在当前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及问题,并阐述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当前各国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未来在太空中构建大规模空间天线和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设想,为我国太空3D打印技术在轨制造应用提供了借鉴和指引。
张婧王国瑾陈心仪李小军
关键词:3D打印大型天线
MW级SPS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微波源相位误差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以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SPS)为应用系统,介绍了MW级SPS微波能量传输系统顶层设计参数。针对微波功率源相位误差对微波能量传输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分析方法,并从波束收集效率下降容限的角度,用一维模型对百米量级能量发射阵列进行了分析,据此给出了对大规模微波源相位误差的要求,为MW级SPS的微波能量传输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董士伟董亚洲王颖李小军李正军
关键词:空间太阳能电站相位误差
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探索研究
2025年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结合航天科技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技术变革与创新。文章总结了低空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回顾了近期国家政策、国外行业发展现状,对国内重点发展领域进行了深入总结;展望了航天科技与低空经济结合的新应用场景,以及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对低空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并对新应用场景下关键技术群进行分析,将为我国低空经济和航天科技交叉融合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的方向性探索。
谭小敏李小军李韵毋丹芳雷静冯凯李山
关键词:航天科技
非均匀序微波能量整流超表面被引量:1
2020年
电磁超表面在完美吸收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物理特性可以借鉴到微波能量收集中。将非均匀序电磁超表面与整流电路结合形成非均匀序微波整流超表面,在微波能量收集中既保证了高的波束收集效率,又有利于整流效率。本文讨论了微波能量整流超表面的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董士伟董亚洲高峰王颖刘硕李小军
滤波天线技术在微波能量传输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摆脱了传统能量传输的电缆限制,可以满足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整流天线是完成微波-直流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目前常规整流天线中存在的滤波器、阻抗匹配网络等损耗及常规微带天线的窄带特性,使得其效率及带宽等特性存在可提升的空间。文章在回顾滤波天线及整流天线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滤波天线的概念与整流电路相结合,开展滤波整流天线技术研究。将天线单元作为滤波器电路理论中的谐振单元开展滤波整流天线建模和分析理论研究,设计具有辐射、滤波、复数阻抗匹配等功能的天线及阵列结构,有望突破整流天线高效集成的技术难点,为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基础。
董亚洲董士伟王颖刘硕李小军
关键词:整流天线
基于光梳的实时高分辨相位测量方法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液晶光学相控阵(LCOPA)调制相位分布测量实时可溯源的问题,结合空间啁啾技术与双光梳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光梳的空间高分辨相位测量方法。针对光栅以及光梳光源的参数对系统空间分辨率以及测量视场的影响进行理论仿真分析。理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视场可达100 mm,空间分辨率优于2μ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微秒时间尺度内实现LCOPA多通道驱动电极调制相位分布的快速测量,因此有望为LCOPA器件的研制和性能的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葛锦蔓闫明谭庆贵谭庆贵禹旭敏朱忠博李小军
关键词:相位测量相位调制光学通信干涉法
毫米波高频段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及其空间应用研究初步设想被引量:4
2022年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任务也越来越复杂,能源供给是航天器面临的首要共性问题,航天器间的无线能量传输也显得愈发重要。由于航天器在体积重量和功耗上的限制,为了保证有效的无线能量传输,需要采用毫米波高频段,同时还要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发射功率和发射天线口径情况下提高接收功率等技术难题。在回顾毫米波高频段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基于慢衰减电磁波产生和准无衍射波束形成的远距离时空聚焦微波能量传输理论与方法,并开展毫米波高频段整流器件建模研究和高效整流天线集成设计工作,建立航天器间毫米波无线能量传输缩比简化原理验证系统的研究设想,有望为航天器间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基础和技术途径,也将推动无线能量传输在无人机无线输能、地面特殊场合供电等远距离无线输能应用系统的发展。
董亚洲董士伟王颖李小军
关键词:整流器件
具有栅瓣抑制功能的非等间距光学相控阵芯片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光学相控阵(optical phased array,OPA)作为一种激光扫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精度高、损耗小和易于集成化等优点,在光通信、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抑制旁瓣的产生,要求工作波长大于OPA的阵元间距,导致远场主瓣附近必然产生栅瓣,降低OPA扫描精度和扫描范围。提出了一种具有栅瓣抑制功能的非等间距OPA芯片,可实现宽视场、高精度的光斑偏转效果。采用遗传算法优化64路非等间距OPA阵元间距,得到最低栅瓣的阵元分布,实现最佳的栅瓣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1500~1600 nm波长范围内,优化后波导最小间距为2.2μm,最大间距为11.4μm,芯片远场光斑可实现20°×10°的二维扫描角度,且对旁瓣的抑制作用显著。
刘海鹏葛锦蔓谭庆贵李小军张福领曾和平冯吉军
关键词:光学相控阵激光雷达非等间距遗传算法
面向卫星载荷的大瞬时带宽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卫星多功能融合技术的需求,未来卫星通信正朝着多频段、大带宽、多波束、配置灵活的方向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卫星通信射频前端,主要采用传统的微波技术进行微波信号的信道化接收变频,带宽限制在GHz以下,无法满足大瞬时带宽信道化接收变频需求。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卫星通信射频前端可有效突破电域信道化接收变频技术瓶颈,简化射频前端的系统架构,提高卫星载荷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星载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技术的特点及基本结构。接着分类介绍了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的工作原理、主要实现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给出大瞬时带宽微波光子信道化变频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为大瞬时带宽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设计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李小军蒋炜和新阳龚静文张武
关键词:微波光子信道化变频
基于SBS的微波光子滤波器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针对微波域滤波器只能对提前设计好的特定频段、特定带宽使用的局限性而提出微波光子滤波器,其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SBS)的微波光子滤波器不仅拥有可调谐、可重构特性,而且由于其阈值低、调谐范围大和系统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而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对比总结了从2011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该滤波器方面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并得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选取性能更优越的光频率梳技术进行SBS增益谱叠加,进而利用滤波器频谱带宽可重构的方法来实现基于SBS的滤波器设计。通过optisystem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3dB带宽为137MHz、形状因子为0.75、可调谐范围为0~20GHz的基于SBS的微波光子滤波器。从滤波器性能得出其可应用于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在内的各系统中的收发机,将大频率带宽范围的GHz宽带信号划分为并行的百MHz窄带信号,以便于用低频器件进行相关处理。
龚静文李小军蒋炜梁栋
关键词:受激布里渊散射微波光子学滤波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