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通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故乡想象
- 2015年
- 对于故乡的言说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从没间断过,然而其中"故乡"一词多为实指,寓意也多限于思念故土的情感意义,其意指并没有脱出"乡愁"界域。到了现代文学中,以鲁迅为始的乡土文学创作虽没有刻意斩断传统不绝如缕的故乡回忆,但具有了"乡愁"蕴涵之外的多重旨归,即"故乡"成为思想启蒙与文化批判的试验田、现代文明的参照系、远离政治的逋逃薮和抵抗侵略的"根据地",还成为现代人孤寂心灵的安慰、精神想象的故土。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故乡意蕴
- 现代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小说叙事,上承鸳鸯蝴蝶派而来,下至张爱玲告一段落,近于把晚清到五四中国小说叙事结构模式转变的道路又走了一遍。但这次重走与先前已经大不相同,无论从时代背景还是从小说技巧来看,两者都有显著的差异,甚至后者表现出了对于前者的某种超越。这是曾经饱受诟病的海派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贡献。本文将从讲故事、写景观、写心理三个方面的分析中对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发展流变作一梳理,并以此重估海派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海派小说叙事结构故事景观心理
- 中国现当代小说与音乐
- 2016年
- 在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与音乐关系最紧密的是诗歌。文学革命倡白话、废文言,极力要使诗歌挣脱格律的束缚,但还是没有使其彻底摆脱音乐性。因为音乐的质素并不仅限于格律、押韵等外在形式的追求,还包括由作品的内容生成的节奏、情调和氛围。这就为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提供了可能。中国现当代小说家中有不少人明确声称自己的创作与音乐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进入作家的创作,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巧被使用,更多的是一种交融与化合。节奏、结构和背景是这种化合的主要方面。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小说音乐诗歌
- 从发现到遗忘——文学风景的产生与遗失被引量:2
- 2015年
- 风景描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它却越来越少。通过对于风景的探讨,探讨什么样的风景才算是文学意义上的风景,以及文学中的风景到底是如何产生。首先它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风景,然后经过作家的审美观照,并以细微的感觉体味出它的深层意蕴,最后要经过一番哲理提升方成文学风景。在钢筋水泥日渐锁闭人类期求远望的双眼的今天,将风景在文学史、文化史中记录在案是当代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指出新世纪文学中风景的遗忘不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同时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大计的现实问题。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风景文学风景遗忘
- 隐逸风景中——徐訏创作心态考察
- 2016年
- 关于徐訏的文学精神、思想来源,以往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他的创作与宗教,特别是与西方宗教的关系,与宗教精神相关的隐逸思想却少有涉及。徐訏的一生都在孤独寂寞里度过,这些孤独寂寞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与现实的重压,这些经历与重压有时候甚至会把他的孤独寂寞化为一种恐惧,于是形成了他具有时代性的"逃避"心态。"逃避"与自然风景紧密相关。深受西方哲学影响的徐訏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 陈广通赵宪花
- 关键词:徐訏创作心态风景隐逸
- 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对“寻根”边缘乡土小说《浮躁》的再解读
- 2017年
- 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寻根"30年的今天,我们把它与其边缘的乡土小说并行研究不仅有文学意义,而且也有现实意义。这双重意义表现在一系列的追问:传统与现代就一定是两个相互抵触的概念吗?我们可不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两翼?"寻根小说"与"寻根"边缘的小说会不会给我们以必要的回答?贾平凹的《浮躁》以民族国家的想象、主体意识的张扬和理性蒙昧的悖谬肯定了这几个疑问。
- 陈广通
- 关键词:《浮躁》
- 宿命的悲剧——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被引量:9
- 2016年
- 宿命观念在哲学和文学中源远流长,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对是错,尤其在文学中,"宿命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生发点。它赋予了文学以哲学的高度,而哲学高度也正是拥有终极关怀的人文学者、作家、诗人们的一种最高追求。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为神秘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或强或弱的偶然性。这些现代作家在处理宿命题材时大都保持从容淡泊的心态,同时造就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这显然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宿命观念的作家大多数都是独立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主流话语之外的,且多具有哲学背景,但作家个体在宿命观念的理解和表达方面有很大差异。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品格,值得当代文坛借鉴。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神秘感自然崇拜偶然性
- “远”观沈从文
- 2016年
- "远"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提出的审美范畴,起初是用以指称绘画艺术的高妙玄奥境界。而艺术是相通的,"诗中有画"、以画为诗等艺术联类旁通的现象千百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作为最现代的文学形式,小说也与传统绘画产生了颇多契合。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善于以绘画的方式构造出玄远清虚意境的是沈从文。意境是一个古老的审美范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奉为中国美学的最高标准。然而一直以来,关于意境的言说总有那么一点笼统。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路数叫作"小题大做",文章试图从意境的细化中探讨一下沈从文的"远"。如此解读有利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把握作者的创作心态,更有助于理解沈从文作品中的妙处。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意境玄远
-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风景呈现及其价值判断被引量:2
- 2015年
- 风景描绘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小说史而言,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小说,却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将风景看作是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虽然开始时它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风景意识,但,将风景写进小说,却在古代小说家们那里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流派现代作家废名新感觉派自然天成
- 天真的叙述者——余华小说叙述个性别解
- 2016年
- 余华作品中表现出的冷酷、残忍在他甫一出道就被广泛关注。对于这个世界的叙述,人们最常用的形容词是冷静、冷漠,是"情感的零度"。所谓的冷静、冷漠的形容有些用力过猛,而以"平静"来代替似乎更为妥当。从"平静自然地呈现‘自然’"这一角度,把余华的创作与帕慕克所谓的"天真的小说家"加以沟通,从而实现对于作家创作心性的初步把握。作为天真小说家的余华,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第七天》一直坚持"叙述"在小说创作中的主体地位,甚至认为"叙述"就是小说本身,所以可称他为"天真的叙述者"。
- 王卫平陈广通
- 关键词:余华小说平静冷漠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