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与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29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甲氨蝶呤(MTX)静脉滴注并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术(对照组)62例,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研究组)67例,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首次清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2组二次清宫率、大出血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β-HC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研究组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率为19.40%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手术疗效可靠的优点。
- 张印星潘春燕陈小刚
-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
- 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00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静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浆中AOPP浓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和平均动脉压、平均舒张压的变化进行测定,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患者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中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黄疸、心肾功能衰竭发生,但二者比较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的含量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张印星潘春燕陈小刚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丹参注射液
- 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DcR3及Survivin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诱捕受体3(Dc R3)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常规的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先进行两个疗程(连续四周)的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再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病理情况,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体内血清中Dc R3和Survivi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消化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Dc R3和Surviv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c R3和Survivin水平分别为(69.75±11.87)pg/m L和(76.26±14.26)ng/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2±14.35)pg/m L和(87.32±15.17)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5%(32/39),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Ⅰ级和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分别为51.28%(20/39)和15.38%(6/39),均高于对照组的30.77%和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2~3个疗程的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清中的Dc R3和Survivin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张印星潘春燕陈小刚
- 关键词:宫颈癌紫杉醇洛铂凋亡抑制基因
- 妇炎消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观察妇炎消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于睡前清洗外阴后将1粒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放置于阴道深部,24 h后再进行上述操作。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妇炎消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阴道pH值、乳酸杆菌及病原菌检出率、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3%、9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带减少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外阴阴道疼痛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道pH值、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降低,乳酸杆菌检出率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阴道pH值、分泌物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停药6、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消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阴道pH值和病原菌水平,提高阴道乳酸杆菌水平,减少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张青冬尹红章汪萍萍潘春燕
- 关键词:妇炎消胶囊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细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乳酸杆菌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分析被引量:38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并作出相关的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子宫和子宫肌瘤的大小、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平水变化,并统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与照组相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和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中相关的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 潘春燕张印星陈小刚
-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血清学
- 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558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数据库分析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株A2780、HO-8910、OC3、SK-OV-3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中miRNA-5582的表达,miRNA-5582表达最低的SK-OV-3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miRNA-5582组,分别转染miR-NC模拟物和miRNA-5582模拟物。MTS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K-OV-3细胞增殖及侵袭。以microRNA.org和miRWalk3.0数据库检索miRNA-5582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5582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表达。结果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miRNA-558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miRNA-5582在卵巢癌细胞株中表达均显著低于IOSE80细胞(P<0.05),SK-OV-3细胞中miRNA-5582表达最低(P<0.01)。对照组和miRNA-5582组的miRNA-5582相对表达量为1.42±0.73和10.46±0.91,转染体系构建成功(P<0.01)。miRNA-5582组SK-OV-3细胞活性在第3、第4和第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miRNA-5582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9.48±3.78)和(15.77±3.40)个,miRNA-5582组细胞侵袭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miRNA-5582的靶基因是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RSF3)(P<0.01)。miRNA-5582组SK-OV-3细胞SRSF3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iRNA-5582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株中低表达,上调miRNA-5582通过抑制SRSF3基因表达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miRNA-5582可能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 邵玉婷彭浩万淑琼曹欢郑敏潘春燕
-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 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2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s,3 0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缩宫素,卡贝缩宫素能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率[OR=0.48,95%CI(0.36~0.63),P<0.001],术中出血量[MD=-67.31,95%CI(-86.34^-48.28),P<0.001]、术后2 h出血量[MD=-50.43,95%CI(-71.32^-29.55),P<0.001]和术后24 h出血量[MD=-62.87,95%CI(-85.59^-40.16),P<0.001];血红蛋白减少[MD=-4.24,95%CI(-6.16^-2.31),P<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2,95%CI(0.41~0.65),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 万淑琼潘春燕尹红章张印星
-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缩宫素剖宫产产后出血META-分析
- 唑来磷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硫酸脱氢表雄酮的影响分析
- 2016年
- 目的观察分析唑来磷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硫酸脱氢表雄酮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唑来磷酸盐治疗。比较2组疗效、硫酸脱氢表雄酮含量、骨痛症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2组患者硫酸脱氢表雄酮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时,观察组硫酸脱氢表雄酮含量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治疗90 d时,观察组患者硫酸脱氢表雄酮含量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痛症状缓解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增加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唑来磷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疗效显著,能有效增加硫酸脱氢表雄酮含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 潘春燕张印星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硫酸脱氢表雄酮
- 综合性医院儿科应用中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14年
- 目的: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医学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而中药因没有西药明显的副作用等优势,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综合性医院中也受到了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本文从当前医院儿科应用中药中的问题出发,统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观察我院儿科40例1~8岁儿科患者的应用中药情况及诊治情况。结果很多医师并没有深入了解中药的特性,导致不能正确使用中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尤其是在儿科中药使用中,无法合理确定用药份量及用途,对患儿的病症判断不精确。结论需要提升综合性医院儿科医师的职业道德,从药物管理着手,明确儿科用药医师的责任,为今后儿科应用中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潘刚明潘春燕
- 关键词:儿科
- 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分析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24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宫腔中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PBAC评分,同时观察孕激素(P)、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等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四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125.8±14.2)g/L高于对照组(118.9±1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SH、LH及T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E2和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对照组13例不良反应相比较,其不良反应率(8.0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影响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降低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 潘春燕张印星陈小刚
-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