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茁
- 作品数:47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6年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咨询工作总结及分析
- 李茁张鹏左燕
- 2014~2020年陕西省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与同期抗生素暴露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剖析引起耐药菌株增加的关键点,以期对抑制CRKP的产生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选取2014~2020年陕西省人民医院CRKP检出率快速上升期患者病例资料,对比同期检出的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产生CRKP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同期抗生素的消耗量以验证抗生素的使用与CRKP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2014~2020年CRKP检出率分别为9.47%,15.98%,14.5%,42.1%,48.5%,28.2%和20.6%。2016~2017年为快速上升期,抗生素的前期暴露(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前期使用)、机械通气均为引起CRKP检出的危险因素(OR=4.0~11.9,均P<0.05)。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消耗量与CRKP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相关性(r=0.273,0.452,均P=0.016),且在CRKP检出率快速上升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消耗量与CRKP检出率呈高度正相关(r=0.784,P=0.021),在CRKP检出率下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消耗量与CRKP检出率也呈正相关(r=0.215,P=0.03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会使CRKP检出率上升。需要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降低CRKP检出率,遏制细菌耐药态势发展。
- 赵颖李茁张鹏马娟苍金荣王翠李连香
- 关键词:感染危险因素
- 乳化异氟醚对离体蟾蜍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 目的:通过观察乳化异氟醚对离体蟾蜍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观察乳化异氟醚是否具有外周神经阻滞作用,并初步探索其阻滞作用的机制。方法:离体蟾蜍坐骨神经90根,随机分到乳化异氟醚组(8%,7%,6%,5%,4%,3%乳化...
- 杨静龚春雨甘靖李茁刘进
- 关键词:蟾蜍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乳化异氟醚利多卡因
- 文献传递
- 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用药分析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围术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36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应激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53.06%的患者不存在应激性溃疡风险;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疗程≥6 d的患者占39.44%;无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与有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费用分别占药物总费用的8.04%和6.12%。结论外科在围术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还需加强管理,共同制定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防止质子泵抑制剂的过度使用。
- 刘晓玲李静燕张鹏李茁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
- 一种具有保温防护结构的医药用运输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防护结构的医药用运输箱,包括外箱体、安装盒和安装板,所述外箱体内腔四侧壁和底壁均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均垂直于所述外箱体内侧壁和底壁,多个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设...
- 李茁
- 万古霉素首次监测与个体化给药后血药浓度未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首次监测未达标的因素,应用JPKD软件预测血药浓度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并监测血药浓度的病例,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达标组(10.0~20.0 mg·L^-1)和未达标组,用SPSS 18.0软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JPKD软件预测第2次测定患者的理论血药浓度,并与实际值对比,评价JPKD软件的预测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有677例为首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中达标组291例,达标率为43.0%。首次监测未达标组386例,其中血药浓度小于10.0 mg·L^-1的240例(35.5%),血药浓度大于20.0 mg·L^-1的146例(2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肌酐、尿素氮、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是首次监测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说明,影响首次监测未达标结果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117例患者用JPKD软件进行了预测。81例(69.2%)患者的权重偏差(WRES)<30%,说明JPKD软件预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能力良好。36例患者WRES>30%,其用药前和用药后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PCT及总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首次监测不达标和JPKD软件预测性的重要因素,JPKD软件对大部分患者的预测能力良好。
- 师亚玲方志远李茁廉江平
- 关键词: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影响因素
- 一种医院用盲人用药管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院用盲人用药管理系统,包括医嘱开具模块,还包括盲文用药信息输出模块;医嘱开具模块用于输入用药信息,用药信息包括药品名称以及药品服用信息;盲文用药信息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用药信息,生成盲文用药指导单;盲文用药...
- 郭振军左燕张维璐易智陶力明陈燕青张鹏李茁周楠朱亚宁
- 临床药师参与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会诊的案例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会诊中协助制定抗凝方案并为患者降低出血风险的作用。选取4例会诊使用利伐沙班的病例,重点分析房颤合并短肠综合征患者、肝硬化合并静脉血栓患者选择利伐沙班抗凝的原因,以及当利伐沙班与其他治疗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生出血时,临床药师主动发现、调整方案并监护的过程,4例患者后期随访中未再发生血栓及出血事件,转归良好。临床药师通过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为患者在抗凝治疗中平衡血栓与出血的风险,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性。
- 张丹朱亚宁李茁史先鹏王鹏翀杨同斐李黎
- 关键词:利伐沙班短肠综合征
- JPKD软件预测肾移植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实践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以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开发的个体化软件(简称JPKD软件)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的预测能力,并分析导致偏差的原因。方法收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肾移植术后4个月口服环孢素并监测血药浓度的住院患者202例,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268例次,根据环孢素血药是否达标(80.0~250.0 ng/mL),分为3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环孢素血药浓度未达标的影响因素。采用JPKD软件预测理论血药浓度,采用散点图、Pearson双变量分析和Bland-Altman法检验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权重偏差(WRES)评估JPKD软件的预测能力。结果268例次肾移植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率为38.06%(102/268),重复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66例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用药时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环孢素血药浓度未达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环孢素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散点图、Pearson双变量分析和BlandAltman法结果显示,66次例患者中JPKD预测环孢素血药浓度与实际浓度具有相关性(r=0.53,P<0.01),64例次(96.97%)均在一致性界范围内(-120.16,134.81)。WRES<30%的有38例次(57.58%)。年龄、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JKPD软件预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受年龄、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因素影响。JPKD软件对环孢素血药浓度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 师亚玲王慧廉江平李茁张鹏
-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
-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外科手术超前镇痛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应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随机对照研究,10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1 h,帕瑞昔布钠组疼痛强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高于氟比洛芬酯组(MD=0.06,95%CI=0.01~0.11,P=0.02);在术后6 h,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相当;在术后12、24 h,帕瑞昔布钠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氟比洛芬酯组(MD=-0.40,95%CI=-0.63~-0.17,P=0.0007;MD=-0.24,95%CI=-0.44~-0.04,P=0.02),镇痛效果更优;在术后24 h内,两组中因疼痛难忍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术前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等,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56,95%CI=0.39~0.80,P=0.002)。Egger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无明显的发表偏倚(P=0.088;P=0.512)。结论在外科手术中,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相比,后者在术后1 h镇痛效果更优,但在术后12、24 h,帕瑞昔布钠的镇痛作用更强更持久。与氟比洛芬酯相比,帕瑞昔布钠的安全性更高。
- 曹璐雍素云张鹏左燕李茁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外科手术超前镇痛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