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益肾
  • 1篇益肾胶囊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 1篇神经保护
  • 1篇内酯
  • 1篇人参
  • 1篇人参炔醇
  • 1篇综合征
  • 1篇围绝经
  • 1篇围绝经期
  • 1篇围绝经期综合...
  • 1篇消结散
  • 1篇小鼠
  • 1篇迷迭香

机构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中药制药过程...
  • 2篇安徽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汪永忠
  • 5篇马燕
  • 4篇吴健
  • 4篇段贤春
  • 4篇刘晓闯
  • 4篇夏伦祝
  • 3篇高家荣
  • 3篇陈浩
  • 2篇方朝晖
  • 2篇李琴
  • 2篇冯艺戎
  • 2篇倘余乐
  • 2篇萧伟
  • 2篇姜辉
  • 2篇魏良兵
  • 2篇段志祥
  • 2篇韩燕全
  • 2篇晋霞
  • 2篇李翔
  • 2篇李瑛

传媒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夏慈消结散质量标准研究
2022年
目的 建立夏慈消结散的质量标准。方法 2021年4—8月,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夏慈消结散中夏枯草、酒白芍、穿心莲、莪术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迷迭香酸以及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 夏枯草、酒白芍、穿心莲、莪术的薄层色谱鉴别,供试品与对照品薄层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高效液相含量测定中芍药苷、迷迭香酸、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6.00μg(r=0.999 9),0.07~3.50μg(r=0.999 6)和0.25~12.5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0%、101.19%和101.90%,相对标准差(RSD)为2.70%、2.64%和2.97%。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夏慈消结散的质量控制。
马燕陈浩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方朝晖
关键词:色谱法色谱法高压液相芍药苷迷迭香酸穿心莲内酯
紫参胶囊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获得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紫参胶囊对学习和记忆获得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法和避暗法。结果:紫参胶囊能够显著减少小鼠在水迷宫中的错误次数;延长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减少错误的次数,改善小鼠记忆功能。结论:紫参胶囊能够显著提高记忆力。
段贤春倘余乐刘晓闯汪永忠吴健李琴马燕朱红李伟莉梁文珍夏伦祝萧伟
关键词:避暗法记忆力
三七超临界萃取成分中人参炔醇的分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段贤春夏伦祝鲍风周安汪永忠高家荣冯艺戎吴健卞海吴小明陈浩晋霞韩燕全刘晓闯李国强蔡明李翔魏良兵姜辉李颖罗欢程卉苏婧婧马燕李瑛张睿段志祥朱卫明
该研究建立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阐明三七脂溶性成分在萃取过程中的溶解传质机理,与实际萃取过程较为吻合,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的优化和工业化放大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从三七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出...
关键词:
关键词:人参炔醇
紫参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紫参胶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治疗组,用紫参胶囊治疗;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对照组,用坤宝丸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总疗效、主要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体内性激素变化。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症状治疗后的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参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对烘热汗出,失眠,心烦易怒等症状的疗效优于坤宝丸。
朱红段贤春倘余乐刘晓闯吴健汪永忠李琴马燕李伟莉梁文珍夏伦祝萧伟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坤宝丸
苁归益肾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段贤春方朝晖夏伦祝鲍风汪永忠高家荣冯艺戎吴小明陈浩韩燕全姜辉李翔晋霞姚先梅卞海周安苏婧婧李国强李颖吴健刘晓闯魏良兵马燕罗欢朱卫明段志祥李瑛
该课题探讨了苁归益肾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苁归益肾胶囊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够减轻DN大鼠肾脏损伤、改善大鼠体重减轻和肾脏肥大、保护大鼠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抑制肾脏...
关键词:
关键词:药效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