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伟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道德
  • 7篇休谟
  • 4篇道德哲学
  • 4篇道义论
  • 3篇情感
  • 3篇情感主义
  • 3篇功利论
  • 2篇道德理论
  • 2篇儒家
  • 2篇伦理
  • 1篇道德情感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正义
  • 1篇正义理论
  • 1篇儒家伦理
  • 1篇社会
  • 1篇斯密问题
  • 1篇同情心
  • 1篇主义

机构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11篇罗伟玲
  • 4篇陈晓平

传媒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学术界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现代哲学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性与情感的张力——评休谟的道德哲学
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休谟认为道德评价导源于情感,情感通过同情心来传递,而理性不能单独影响道德行为。休谟在强调情感在道德评价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肯定了理性的辅助功能,即理性作为手段能为情感...
罗伟玲
先秦儒家“社会和谐观”之现代反思
2015年
先秦儒家以"正名"为目的,主张社会成员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责,此乃社会和谐之观念。今天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其"和谐社会"之理想是建立在法治社会之上的,它必然不同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礼治和谐。但是,上千年的儒家文化积淀和历史的惯性力量,使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仍然保有深深的传统印迹。先秦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和社会伦理,演进至今仍不失其魅力。当代中国要构建法治的和谐社会,要积极利用先秦儒家的思想资源,从中吸取积极养分。
罗伟玲
关键词:先秦儒家和谐社会法治
理性与情感的张力——评休谟的道德哲学被引量:9
2008年
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休谟认为道德评价导源于情感,情感通过同情心来传递,而理性不能单独影响道德行为。休谟在强调情感在道德评价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肯定了理性的辅助功能,即理性作为手段能为情感指明方向。虽然休谟提出的"超功利"的情感主义面临道德标准缺失的问题,但他关于正义和共同利益感的论述已经暗示了一种前景,即把功利与情感结合起来。对休谟道德体系的改进在于,将其"以情感为主以理性为辅"的原则替换为"以理性为主以情感为辅"。
罗伟玲陈晓平
关键词:休谟道德哲学情感主义功利主义道义论
休谟道德哲学研究
休谟道德哲学是英国道德情感论的代表理论之一,它是莎夫茨伯利和哈奇森等人的道德情感论的继承与发展,它启发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以及19世纪古典功利论。休谟是一位思想丰富而且跳跃性极大的哲学家,其道德理论是既全面又复杂的。...
罗伟玲
关键词:道德哲学休谟
关于道德理论之层次结构的几个问题——回应李高阳博士
2016年
李高阳博士在其《再论道德理论的层次结构》一文中对我们的文章《试论道德理论的层次结构——兼论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比较》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的文章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我们则认为其论证犯有“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正是基于这一错误的“论证”,李文把我们加以区分的中国儒家与英国道德感派合二为一,并认为我们所说的中西伦理的“互补格局”不成立。对于我们基于伦理学四大分野的层次结构,李文改为基于三大分野的层次结构,但此结构在逻辑上是不清晰的。李文把著名的“斯密问题”即“经济人-道德人问题”看作伪问题,但其论证犯了“论据不能支持论题”的逻辑错误。总之,李文在方法论上没有把握好“纲举目张”的要义,以致自相矛盾和含混之处颇多,对我们的批评和修正是缺乏说服力的。
罗伟玲陈晓平
关键词:道德理论伦理学道义论功利论斯密问题
试论道德理论的层次结构——兼论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着重讨论了四种道德学派即:以休谟和斯密为代表的道德感派、以儒家为代表的良知派、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最大幸福派和以康德为代表的自由意志派。并从两个方面对道德进行划分:从动机上把道德分为理性的和情感的,从层次上把道德分为功利的和道义的;进而将道德哲学的四大分野即情感主义、理性主义、功利论和道义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层次结构。与此同时,对儒家伦理和西方伦理做了较为深入的比较,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不同发展路径和互补格局。
陈晓平罗伟玲
关键词:儒家伦理西方伦理功利论道义论情感主义
休谟道德哲学的道义论倾向被引量:4
2011年
休谟道德理论包含多种理论倾向以致显得较为庞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情感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同时暗含道义论倾向。借助孔孟儒家的道义论理论,有助于澄清休谟道义论的特征和地位。儒家伦理在本质上属于情感道义论,它与休谟的道义论旨趣颇为接近。从二者对道德根源和仁爱动机的论述展开比较,看出二者的理论交点和分歧点,从而能够加深对二者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并澄清休谟道德理论中各种倾向之间的关系。
罗伟玲
关键词:休谟情感主义道义论
解决道德情感相对性难题的新探索——基于同情理论的思考
2016年
道德情感主义主张道德来源于情感而非理性,其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消除由情感相对性导致的道德相对性。休谟为解决此难题提出同情理论,主张把道德情感归源为人性中广泛存在的同情心;斯密在此基础上强调道德同情心必须是公正旁观者的同情心。同情是情感的共鸣,它能使私人的情感转化为普遍的情感。在此转化过程中,休谟和斯密突出了理性对同情心的引导和修正作用。没有理性引导的同情心仍然是相对的、主观的,只有理性修正过的同情心才能产生普遍客观的道德情感。为此,同情心应该相应地区分为个人同情心和社会同情心,这是同情理论得以解决道德情感相对性难题的关键。
罗伟玲
关键词:休谟
假说的经验支持与理论支持之间的张力——从范式理论和贝叶斯方法的角度看
2011年
一个科学假说的确立受到两方面的支持,即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持。在检验假说的过程中既会出现经验和理论同时支持的情况,也会出现二者作用相反的情况。库恩范式理论和贝叶斯方法可用于说明这两种支持之间的张力关系。根据范式理论,在常规科学时期,理论支持对于假说的确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科学革命时期,经验支持对于假说的确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贝叶斯方法则通过假说的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提供了一种将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持综合起来的检验模式。
罗伟玲
关键词:假说范式理论贝叶斯方法
论休谟的正义理论
2011年
休谟的正义理论体现了理性和情感的张力,他区分了正义规则的建立和正义感的愉悦来源,前者依靠的是理性,后者依靠的是同情。休谟主张正义是理性和情感的结合,但情感是决定力量,理性只是情感的奴隶。这种以情感为主以理性为辅的结合观没有给理性和情感恰当的定位,因此避免不了道德失范的缺陷。
罗伟玲
关键词:休谟正义情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