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少娟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高压氧
  • 3篇高压氧治疗
  • 2篇护理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刀术
  • 1篇舌诊
  • 1篇施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护理
  • 1篇内扎
  • 1篇评估量表
  • 1篇缺血
  • 1篇缺血缺氧
  • 1篇缺血缺氧性
  • 1篇缺血缺氧性脑...
  • 1篇缺血缺氧性脑...
  • 1篇缺氧
  • 1篇缺氧性
  • 1篇缺氧性脑病

机构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林少娟
  • 2篇潘翠环
  • 2篇黄梅秀
  • 1篇陈碧华
  • 1篇梁云云
  • 1篇黄振新
  • 1篇利晞
  • 1篇邓印辉
  • 1篇孙凯华

传媒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新中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1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高压氧(HBO)治疗对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1~6岁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为HBO治疗+常规治疗组(HBO组,n=32)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6),在治疗前及第1、2阶段治疗结束时采用儿童能力评估量表(PEDI)评估其治疗效果,并比较1~3岁和4~6岁两个年龄分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HBO治疗第1阶段结束时,HBO组与对照组比较,1~3岁组PEDI评分各项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间评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个阶段结束时,1~3岁组PEDI评分提高(P<0.05),4~6岁组评分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明显。
林少娟孙凯华黄梅秀黄振新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术后护理被引量:3
2001年
林少娟邓印辉利晞
关键词:垂体瘤伽玛刀治疗术后护理护理过程颅内刀术
高压氧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探讨其治疗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高压氧对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治疗,单人纯氧舱27次为一个疗程,共需三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舱内舱外环境、舱内压力、温度、消毒、治疗的时间、宣教、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对81例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9%。结论在高压氧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过程中,合理的舱内压力和治疗时间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必要保证。
林少娟潘翠环
关键词: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以及水肿面积。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CS、NIHSS、Bathe]评分以及水肿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术后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林少娟黄梅秀梁云云潘翠环
关键词:高压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舌诊在中医辨证施护中的应用
1997年
舌诊在中医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林少娟利陈碧华舌诊在中医辨证施护中提供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病情观察,以及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笔者在病房对30例患者观察其舌象变化,以此建立中医动态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例1:黄××,男,...
林少娟陈碧华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舌诊丹参注射液外剥内扎术中药外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