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波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面阵
  • 5篇焦平面
  • 5篇焦平面阵列
  • 5篇红外
  • 5篇红外焦平面
  • 5篇红外焦平面阵...
  • 5篇非均匀
  • 5篇非均匀性
  • 5篇非均匀性校正
  • 2篇预处理
  • 2篇图像
  • 2篇图像预处理
  • 2篇积分时间
  • 2篇DSP
  • 2篇IRFPA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校正方法
  • 1篇红外焦平面阵...

机构

  • 5篇天津津航技术...

作者

  • 5篇楼波
  • 3篇宋利权
  • 3篇张锋
  • 3篇张志恒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二〇〇六年全...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积分时间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不断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IRFPA的非均匀性成为影响红外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制约因素,围绕IRFPA的非均匀性而开展的校正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对基于定标非均匀校正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将基于黑体定标方法和基于积分时间定标方法加以对比,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基于积分时间定标校正的实施方法,并加以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有效性,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霍晓江郭肇敏张志恒楼波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积分时间
基于积分时间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研究
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不断发展,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IRFPA的非均匀性成为影响红外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制约因素,围绕IRFPA的非均匀性而开展的校正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对基于定标非均匀校正技...
霍晓江郭肇敏张志恒楼波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积分时间
文献传递
改进的神经网络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被引量:11
2008年
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是制约红外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限制性因素,非均匀性校正是红外成像领域中的核心技术。改进了传统的神经网络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在探测元的期望输出中加入图像均值分量,使该算法对空间相关性较强的低频非均匀性成分也具有较强的校正能力。在以TMS320C62x DSP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采用中波凝视红外探测器,图像帧频为50 Hz,并在实验室及室外环境分别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非均匀性从最初的5%左右降至2‰以下,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校正精度高、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该算法也可应用于红外成像的应用领域。
楼波张锋宋利权郭肇敏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神经网络
基于DSP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技术被引量:9
2007年
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是红外成像技术发展的趋势,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技术是一项正在探索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了红外成像系统非均匀性的产生机理及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的基本方法;基于TMS320C62x DSP为核心的系统硬件平台,采用两点多段的方法,完成了红外图像非均匀性的实时校正;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满足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的要求,具有实时性好、实用性强的特点。
楼波张锋宋利权张志恒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图像预处理非均匀性校正DSP
基于DSP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
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是红外成像技术发展的趋势,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技术是一项正在探索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了红外成像系统非均匀性的产生机理及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的基本方法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
楼波张锋宋利权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图像预处理非均匀性校正DSP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