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1998年
- 胃和小肠运动障碍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早已被认识。由于胃肠运动功能检查方法的发展,关于其产生的机制有很多新进展,本文将综述对于代谢有重要影响的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及其机制。
- 李志芳
-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胃肠激素
-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 方法 10例Hp阴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 ,2 5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 ,以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调控蛋白Bcl 2 ,Bax ,Bak等的表达。结果 与Hp阴性的NUD患者相比 ,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 (AI)明显增加 (19.6 6 %vs 3.0 3% ,P <0 .0 1) ,其促凋亡蛋白Bak ,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 (47.0 7%vs 16 .6 3%&42 .6 %vs 13.8% ,P <0 .0 1)。Bcl 2蛋白表达也与促凋亡蛋白呈现一致的变化 (2 5 .1%vs 8.0 7% ,P <0 .0 1)。AI与炎症积分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AI、Bak、Bax及Bcl 2蛋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结论 Hp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伴随着Bak蛋白表达增加 ,提示Bak蛋白在Hp诱导的胃上皮细胞凋亡中起了作用。
- 李志芳林庚金唐峰许祖德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上皮细胞细胞凋亡
- 幽门螺杆菌菌株存活能力及常温传递方法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在常温保存液中的存活能力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际菌株传递实验,为我国Hp菌株库建立中各地Hp的收集和供应,提供切实可行的菌株传递方案.方法取新鲜培养3d的Hp3株(NCTC11637,NCTC11639和CAPMN62),用Hp保存液(含10g/L蔗糖,500mL/L小牛血清)作成1013cfu/L浓度的菌悬液,分别以满管和半管形式装于15mL灭菌小管中,经密封后放于37℃恒温箱中,于12,24,36,48,60,72,96,120,144,和168h,按每种各取出一管,接种双份平皿(100mL/L羊血布氏琼脂)后,于微需氧环境培养3d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另外,将一满管1013cfu/L浓度的Hp用特快专递(EMS)自北京传送到上海,收到后马上进行接种,并连续观察传递管中菌株在不同时间内的存活情况.结果在37℃保存液中Hp至少可存活72h,保存管中通过加满保存液减少空气残留,能明显延长Hp的存活时间;在气温20℃~34℃条件下,经EMS实际传递的菌株存活良好,且在传递到达后可继续存活至55h.结论使用含10%蔗糖的50%小牛血清细菌传送保护液,在?
- 张建中蒋秀高陈晶晶陈晶晶盛涛孙兆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熊去氧胆酸对其治疗作用被引量:3
- 1996年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熊去氧胆酸对其治疗作用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李志芳,孙大裕,陆玮,须国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迄今为止,无特效治疗药物。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原用于溶石的药物...
- 李志芳孙大裕陆玮须国融
- 关键词:肝硬化发病机制熊去氧胆酸药物疗法
- 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胃肠动力学与胃肠激素研究李志芳,孙大裕,陆玮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胃肠测压,同时进行植物神经功能、血糖、血浆VIP水平的测定,探讨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障碍的测压表现,血浆VIP的改变。并初步了解血浆VIP与糖尿病病人...
- 李志芳孙大裕陆玮
-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
-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观察幽门螺杆菌(Hp)对胃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粗制Hp总蛋白与胃上皮细胞细胞株MKN-28共同孵育,测定细胞增殖(MTT染色)与细胞凋亡(DNA梯度、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染色法)。结果粗制Hp总蛋白能明显抑制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胃上皮细胞的凋亡,且此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李志芳林庚金蔡定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上皮细胞凋亡
- Barrett食管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9年
- Bare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本病的发现日渐增多,因其与食管腺癌发生的相关性而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对其发生本质的研究及治疗也有一定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发病机制虽然Baret早在...
- 李志芳林庚金
- 关键词:BARRETT食管发病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 1999年
- 李志芳林庚金
- 关键词:胃粘膜上皮细胞细胞凋亡幽门螺杆菌
- 改良成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建立成人周粘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胰酶和胶原酶冷消化法消化分离手术切除的成人胃粘膜,细胞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结果:细胞于种植24h后开始生长,3天长成片状,相差显微镜下可见90%以上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特征。免疫组化显示90%以上的细胞上皮角蛋白染色、上皮膜抗原阳性。MTT比色法显示活细胞数于第4天达到高峰。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法显示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并于第3天达到高峰。结论:本方法培养的细胞特异性高,存活时间长,为体外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模型。
- 李志芳林庚金蔡定芳
- 关键词:细胞培养胃粘膜上皮细胞
- 老化和胃粘膜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97年
- 随着年龄的老化,胃粘膜的增生更加活跃,但以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腺体组织却相对萎缩,且对损伤的修复缓慢。胃泌酸功能的下降与胃粘膜萎缩程度成正比。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使粘膜萎缩而致胃泌酸功能低下,但在无胃粘膜萎缩的健康老年人,胃酸分泌并不减低,甚至可增加。老化的胃粘膜胃蛋白酶原分泌也增高,受损伤刺激后的胃粘液分泌减少。老化胃粘膜的这些特点可能与老年易患溃疡病和胃癌有关。
- 李志芳
- 关键词:胃粘膜超微结构生物化学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