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鹏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种植体
  • 3篇低强度脉冲
  • 3篇低强度脉冲超...
  • 3篇牙列
  • 3篇牙列缺损
  • 3篇植牙
  • 3篇软骨
  • 3篇上颌
  • 3篇缺损
  • 3篇种植牙
  • 3篇超声
  • 2篇低强度脉冲超...
  • 2篇牙合
  • 2篇牙种植
  • 2篇牙周
  • 2篇影像
  • 2篇软骨细胞
  • 2篇腮腺
  • 2篇色度学
  • 2篇通路

机构

  • 18篇内蒙古医科大...
  • 5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8篇蓝鹏
  • 10篇李琼
  • 3篇申铁兵
  • 3篇孟秀英
  • 3篇李琦
  • 2篇崔彩荣
  • 2篇金武龙
  • 2篇张凌
  • 2篇马婷
  • 1篇孙秀珊
  • 1篇夏凤君
  • 1篇王姝
  • 1篇白雪
  • 1篇王颖琦
  • 1篇李春娥
  • 1篇石慧清
  • 1篇闫乐
  • 1篇李静
  • 1篇赵磊

传媒

  • 7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体类型对不同时间点种植体ISQ值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测量下颌后牙区不同型号种植体在愈合阶段各时间点各个方向的稳定系数(ISQ值)。采用统计学手段对比不同方向的ISQ值有无统计学差别,观察不同时间点ISQ值的变化趋势,以及植体长度和颈部直径对ISQ值的影响。方法选取下颌磨牙缺失后种植修复的患者64人,种植体共80枚,对种植体愈合期的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进行颊、舌、近中、远中4个方向的ISQ值测量,对所测量的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同种型号种植体同时间段的不同方向的ISQ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种型号种植体不同时间段ISQ均值的分析,1月和2月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ISQ值显著高于前两个时间点ISQ值。(3)长度相同光滑颈部直径不同的植体在同一时间点ISQ均值比较:1月和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宽颈植体ISQ值显著高于常规颈植体ISQ值。(4)长度不同光滑颈部直径相同的植体ISQ均值比较:1月和2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时长植体ISQ值显著高于较短植体ISQ值(P<0.05)。结论(1)利用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Osstell ISQ可以准确客观的检测种植体的稳定性。(2)同型种植体的ISQ均值与种植体愈合时间有关。(3)种植体植入后第3个月,ISQ值与植体的长度及光滑颈部直径有关。
李琼李琦马婷蓝鹏
关键词:牙种植体共振频率分析
蒙汉民族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根间隙硬组织的三维定量研究
2017年
目的测量分析蒙汉民族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根间隙硬组织形态的数据,为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口内支抗的设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对选取的60例正常大学生进行上颌骨扫描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釉牙骨质界下方不同层面中根间隙宽度、颊侧皮质骨厚度、牙槽嵴宽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所得各项测量数据在上颌左右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上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硬组织测量值在不同的测量平面内,男女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而蒙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颌间牵引钉的常规植入部位,其硬组织形态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在植入前应对该区域进行足够的测量分析。
夏凤君赵磊李琼蓝鹏孟秀英
关键词:颌骨形态
腮腺良恶性肿瘤CT影像色度学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通过腮腺CT影像色度学定量分析,为腮腺CT图像和其它浓淡图像和彩色图像的定量诊断找到了途径。方法:各选取30例经过病理确诊的罹患单侧良性及恶性腮腺肿瘤的CT数字影像片,利用软件Photoshop Extended对患侧和健侧进行伪彩色处理并用直方图方法来测定其浓淡图像的灰度值,这些灰度值不同于CT值,分为0到255共256个灰度级,属于计算机图像灰度值,同时通过SPSS 17.0统计包对腮腺健侧、患侧灰度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患侧和健侧进行伪彩色处理后,比较精确地分别测量得出患良、恶性肿瘤腮腺的灰度值,结果显示,罹患有良、恶性肿瘤的腮腺图像经过伪彩色处理后,进行数字化直方图测量灰度值存在明显差异,即正常组、良性组和恶性组每两组间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供鉴别诊断使用。结论:伪彩色可以对黑白图像进行分层,从而使得人眼能够从经过伪彩色处理的图像中提取更多的图像信息,达到降低人为测量误差、提高判读精度的目的。通过Photoshop伪彩色处理并进行直方图测量后,可以得到正常腮腺及罹患良、恶性肿瘤腮腺的灰度值均值,临床上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腮腺CT图像和其它浓淡图像和彩色图像的定量诊断找到了方法。
蓝鹏云素珍张凌金武龙崔彩荣申铁兵孟秀英李琼
关键词:腮腺良恶性肿瘤伪彩色
种植固定修复上颌后牙三单位连续缺失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上颌后牙区连续三单位种植固定义齿中种植体数目、长短、直径、位置等多因素对种植体颈部骨皮质最大应力的影响,研究其应力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种植修复方案。方法:应用Abaqus6.14建立上颌骨缺牙的骨块简易模型及Straumman软组织水平标准颈种植体,分别建立不同直径(4.1mm、4.8mm)、不同长度(8mm、10mm、12mm)、不同位置(567、5X7、56X、X67)的种植体固定桥修复模型。根据纳尔逊定律,将接近最大咀嚼牙合力300N按6:10:9的比例进行垂直加载,计算其应力分布、骨皮质的最大von Mises力(max von mises,MVMS)。结果:(1)每组内三单位种植体修复的种植体颈部周围MVMS分布较其他组较小,关系为G1G3>G2组,组间比较骨皮质最大应力分布关系由小到大依次为4112-G2<4110-G2<4110-G3<4112-G3<4108-G3,4812-G2<4808-G2<4810-G2<4812-G3<4810-G3;(3)在种植体为不同直径相同长度时,直径为4.8mm组的MVMS分布较每组相对应的直径为4.1mm组更小。结论:(1)上颌后牙连续三单位缺失时三颗种植体修复所产生的MVMS最小;(2)上颌后牙连续三单位缺失时可选用两颗种植体支持的种植连桥修复方案(5X7)替代三颗种植体支持的种植连桥修复方案,可减少手术创伤及降低病人医疗费用;(3)按照MVMS分布关系的统计提示在两端种植体型号同步变化时骨皮质最大应力分布并不是单纯是随着长度及直径的增加而较小。
武旭蓝鹏马渊白雪申铁兵李琼
关键词:有限元
改良口内手法复位在颞下颌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口内改良复位法在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口内改良复位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2000-07~2014-01在门、急诊收治以及科间会诊的511例急性前脱位病人进行复位治疗。结果:急性脱位和复发性脱位均成功复位。结论:采用口内改良复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和复发性脱位速度快,力量小,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并易于向年轻医生和基层医院推广。
蓝鹏云素珍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
再植术治疗晚期牙周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再植术治疗晚期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16例16颗晚期牙周病,松动度Ⅲ度或Ⅲ度以上病人要求保留的患牙,前牙8颗,前磨牙5颗,磨牙3颗,上颌牙11颗,下颌牙5颗。先摘出患牙,在体外做根管充填和根面平整后放在庆大霉素注射液内浸泡待用。修整拔牙窝植入浸药患牙,用结扎丝固定再植牙;降低咬合,术后口服抗生素五日。临床随访3mo,6mo,9mo,12mo。结果:1a以上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牙周各指标接近正常,松动度在I度以内,X光片显示阴影消失,牙槽骨增高密度增强12例。另4例再植牙在术后1-2mo内自行脱落。结论:再植术治疗晚期牙周病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为晚期牙周病病人保留患牙治疗的新途径。
孙秀珊蓝鹏马婷
关键词:再植术
牙种植术中增加牙合龈距离方法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术中增加牙合龈距离不同方法在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09~2014-12因后牙牙列缺损同时伴牙合龈距离不足来我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病人51例(97颗牙),随机分为3组,其中 A 组21例(42颗牙)种植术中采用截取少量牙槽骨后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方法;B 组14例(37颗牙)是采用传统的咬合重建后进行常规种植修复,C 组16例(18颗牙)种植后采用低咬合基台或个别基台进行修复的治疗方法。对三组病人进行1~2a 随访,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病人的满意度等。结果:A 组和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4.59%,因此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与 C 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虽然截除少量牙槽骨骨与咬合重建在低牙合龈距离的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一样显著,但前者可缩短种植疗程,种植病人满意度较高,既美观又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蓝鹏云素珍
关键词:种植牙牙列缺损
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不同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使用专用内提升器械进行上颌窦不同高度的上颌窦内提升,评价在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不同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方法:52例(89枚)上颌后牙高度不足病人,根据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分为两组:A组45例,3 mm≤RBH≤5 mm;B组44例,5 mm≤RBH≤10 mm。根据种植体类型分为RN组、TE组。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同期植入瑞士Straumann种植体RN 4.1mm×10 mm、RN 4.1mm×8 mm、TE 4.1mm×10 mm及TE 4.1mm×8 mm种植体,分别测量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的稳定系数,取平均值记录为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系数,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系数在植入后有无差异。结果:A、B两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RBH范围在3~10 mm时,TE与RN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无论采取级差备洞还是逐级备洞,TE与RN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随着BRH的减少而降低,但RBH范围在3~10 mm时,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可预期的。同时在此范围内,TE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均较与RN种植体稳定性为高,都达到了较好的初期稳定性。TE种植体结合级差备洞更易获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蓝鹏云素珍李云华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体
后牙区自体牙移植不同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后牙区自体牙移植后3种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自体牙移植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例后牙区自体牙移植为研究样本,分为3组,分别采用正畸弓丝法、树脂钢丝固定法和牙弓夹板固定法进行固定。对比3组固定后牙周状况、移植牙稳定性、1年内牙根吸收等情况。结果 3种固定方法均可对移植牙起到固定作用,1个月拆除固定装置后,10例移植牙均未脱落。但使用树脂钢丝固定法时,固定装置易脱落。牙弓夹板固定时,牙周卫生维护较困难。正畸弓丝法,操作较复杂且成本较高。结论 3种固定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短期内在牙周膜形成和牙根吸收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李琼王姝石慧清蓝鹏
关键词:自体牙移植
截骨术在牙合龈距离小的口腔种植术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截骨术在牙合龈距离小的口腔种植术中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种植科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66例后牙牙列缺损同时牙合龈距离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治疗方法是传统的义齿修复,实验组治疗方法是种植术中采用截骨后进行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进行2~3年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70%,93.94%,因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骨术在牙合龈距离小的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既美观又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蓝鹏云素珍
关键词:种植牙牙列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