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保护作用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外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辅助
  • 1篇腋下小切口
  • 1篇移植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法
  • 1篇手术

机构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4篇罗剑
  • 3篇王韬渊
  • 3篇邓三明
  • 3篇王振国
  • 2篇杨学永
  • 2篇杨学勇
  • 1篇杨术旺
  • 1篇曹波
  • 1篇李滨
  • 1篇于洪泉
  • 1篇李宏伟

传媒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用真空封闭引流法治疗心肺手术后切口裂开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介绍采用真空封闭引流法(VAC)治疗心肺手术后胸部切口裂开,总结其初期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12例心肺手术后胸部切口裂开患者经VAC治疗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64.3(39~80)岁。均经胸骨正中切口或侧胸切口径路行心肺手术。术后手术切口裂开程度均达胸骨或肋骨。胸部切口经清创后安装VAC装置海绵,使用间断负压仪治疗,7~10 d更换切口负压海绵1次。结果所有使用VAC治疗的患者平均更换VAC海绵材料2次,治疗中切口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切口肉芽新鲜,所有患者全身状况改善,患者可以下床,生活自理,不再使用抗生素。住院医师的主要工作变成每日检查负压辅助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患者不再有恐惧和每天换药时的疼痛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均在门诊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切口愈合牢固,效果满意。结论 VAC使用方便,能迅速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局部切口和全身炎性反应,加速患者康复,同时减轻了住院医师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洪泉杨学勇李滨罗剑邓三明
关键词:切口感染外科手术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TDR)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T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及TDR院内诊断治疗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急救流程。结果 47例TDR患者中,左侧29例(62.0%),右侧17例(36.0%),双侧1例(2.0%);交通事故是本组病例第1位发病原因;早期诊断(24 h内确诊)41例(87.2%),延迟诊断(超过24 h确诊)6例(12.8%);术前确诊32例(68.1%),术中确诊15例(31.9%);经腹切口修补4例(8.5%),经胸切口修补43例(91.5%);死亡7例(14.9%),存活40例(85.1%)。死亡组患者年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休克指数及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是当前TDR的首要发病原因;TDR病死率与入院ISS评分及休克程度有一定关系。
王韬渊杨术旺王振国邓三明杨学勇罗剑曹波李宏伟
关键词:创伤创伤性膈肌破裂胸腹部外伤急救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A组)患者15例,术中术后使用乌司他丁,对照组(B组)15例,未使用乌司他丁。检验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nonin I,cTnI)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正性肌力作用药物使用量。【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及术后多巴胺[(76.4±13.6)、(117.5±12.4)h]、肾上腺素[(50.4±12.1)、(88.9±10.8)h]的使用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患者心肌可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杨学永王振国王韬渊罗剑
关键词:乌司他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比较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53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方式选择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组(A组)27例,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26例。对比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组明显减低,且术后4周用力肺活量(FVC)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且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杨学永王振国王韬渊邓三明罗剑
关键词:胸腔镜自发性气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