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雪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META分析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沙利度胺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硼替佐米
  • 1篇浅表
  • 1篇浅表性膀胱
  • 1篇浅表性膀胱癌
  • 1篇自体造血干细...
  • 1篇自体造血干细...
  • 1篇癫痫
  • 1篇细胞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癫痫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王海雪
  • 2篇叶云
  • 2篇钟小燕
  • 2篇杨丹
  • 1篇黄毅岚
  • 1篇陈昆
  • 1篇曹睿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综合评价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 VTD)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 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纳入VTD治疗 ASCT 的MM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5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1271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VTD的完全缓解率与接近完全缓解率(CR+nCR)[RR=1.50,95%CI(1.16,1.94),P=0.002]和总有效率[RR=1.13,95%CI(1.03,1.24),P=0.009]优于其他联合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3~4度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1.29,95%CI(1.05,1.59),P=0.02]高于其他联合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TD能够显著提高ASCT的MM患者的CR+nCR和总有效率,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王海雪叶云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META分析
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查找GB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由2位评价员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文献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合计1 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GBP添加治疗可以提高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有效率(RR=1.90,95%CI=1.45-2.48,P〈0.000 01);2组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72-1.47,P=0.88);嗜睡、头晕、疲劳、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GBP添加治疗组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恶心、呕吐、复视、体质量增加、鼻炎、抽搐、震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对照研究中,GB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氨己烯酸、拉莫三嗪相近。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GB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明显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陈昆杨丹钟小燕王海雪黄毅岚
关键词:加巴喷丁难治性癫痫META分析
丝裂霉素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丝裂霉素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找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单独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2 6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MMC单独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MMC组)的首次复发率、3年复发率、疾病进展、死亡率与应用BCG(BC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85,1.14),P=0.86];[RR=0.89,95%CI(0.71,1.13),P=0.35];[RR=0.85,95%CI(0.64,1.13),P=0.27];[RR=1.12,95%CI(0.76,1.64),P=0.57])。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MMC组血尿、发热、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CG组([RR=0.34,95%CI(0.16,0.71),P=0.004];[RR=0.14,95%CI(0.06,0.32),P<0.000 01];[RR=0.71,95%CI(0.58,0.86),P=0.000 6])。结论: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MMC的首次复发率、3年复发率、疾病进展、死亡率与BCG相似,安全性优于BCG。
曹睿王海雪钟小燕杨丹叶云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丝裂霉素卡介苗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