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正

作品数:28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小麦
  • 9篇育种
  • 6篇选育
  • 6篇烟农
  • 5篇高产
  • 4篇株高
  • 4篇小麦株高
  • 3篇冬小麦
  • 3篇性状
  • 3篇烟农5158
  • 3篇小麦产量
  • 3篇小麦育种
  • 3篇甘薯
  • 2篇烟农19
  • 2篇广适性
  • 2篇高产育种
  • 2篇产量性状
  • 1篇地膜
  • 1篇性状关系
  • 1篇选育推广

机构

  • 27篇烟台市农业科...
  • 3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市农业技...

作者

  • 27篇刘维正
  • 10篇姜鸿明
  • 6篇王江春
  • 6篇张善勇
  • 5篇赵倩
  • 4篇陈永娜
  • 4篇孙亮
  • 4篇孙妮娜
  • 4篇刘洁
  • 3篇商丽丽
  • 3篇辛庆国
  • 3篇林祖军
  • 3篇殷岩
  • 3篇辛国胜
  • 3篇方正
  • 3篇邱鹏飞
  • 3篇韩俊杰
  • 3篇王鹏
  • 3篇张磊
  • 2篇邱化蛟

传媒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莱阳农学院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技推广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果树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专用型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专用型甘薯(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和花青素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远大与实测值,光饱和点(Isat)小于实测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Pnmax大于实测值,Isat则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的Isat、Rd和光补偿点(Ic)均远小于实测值;只有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所得的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且能拟合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光抑制部分。通过比较3种类型甘薯光合特性可知,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的Pnmax和Isat均高于花青素型甘薯,但各类型甘薯的Ic和Rd无明显差异。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所求得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日后可运用该模型准确、高效地研究甘薯光合特性;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具有更大的光强适应范围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潜力。
张磊刘维正辛国胜韩俊杰商丽丽邱鹏飞林祖军
关键词:甘薯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
小麦育种中亲本创新的典型事例及难点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综述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骨干亲本创新的主要成就,并以鲁麦13和鲁麦14及其在育种中的成功应用为例,指出了亲本创新中普遍存在的抗病品种农艺性状差、产量水平低或高产品种抗病性不持久的问题。对于亲本改良过程中高产与综合抗性不易同步提高的难题,应以提升亲本的丰产性能为前提,积聚持久抗病、慢锈(粉)基因和抗旱等性能。
方正翟冬峰刘维正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
小麦株高构成指数的研究被引量:17
2000年
对 1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株高构成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株高构成指数在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该值的提高可通过杂交选择来实现。各I值与克草粒数、经济系数和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 ,I1值与产量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筛选指标。
刘兆晔于经川牟春生刘维正王江春陈永娜
关键词:小麦育种产量性状
小麦株高、穗幅宽和植株展开度的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对 1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 ,穗幅宽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也达显著水平 ,以上三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效果较高 。
于经川刘兆晔姜鸿明刘维正
关键词:小麦株高表型相关高产育种育种指标
烟农5286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烟农5286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995年以鲁麦14为母本,烟94501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2003-2005年在山东省中高肥A组区试中,666.7m^2平均产量535.23kg,较对照鲁麦14增产7.40%;2006-2007年在山东省中高肥生产试验中,666.7m^2平均产量480.51kg,较对照济麦19增产5.23%。2007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刘兆晔刘维正于经川赵倩丁晓义
关键词:小麦选育
优质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烟农19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姜鸿明梁新明赵倩张善勇丁晓义刘兆晔吕建华于经川刘维正陈永娜
烟农19号是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能优良。1994-1995年度品种比较试验亩产508.7kg,较对照鲁麦14号增产6.3%;同年平度市农科所品比试验亩产604.6k...
关键词:
关键词:烟农19号小麦害虫防治
立足区域特色 强化平台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2019年
科研平台是提高科研人员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强化区域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对于提高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院所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分析了其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科研平台运行、提高管理运行水平、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等对策,以期为今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王鹏刘洁孙亮冯烨宏刘维正
关键词:科研平台建设
鲁麦21品种特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多亲本阶梯渐进杂交法育成的鲁麦21具有抗旱、高产、广适、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03~2018年,以鲁麦21为亲本,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的22个单位育成品种23个,这些品种通过黄淮北片审定1次,黄淮南片审定4次,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审定1次,省级审(认)定27次。鲁麦21至少含有3对慢白粉病抗性基因,建议重视鲁麦21作为抗旱节水和抗白粉病亲本的利用。
孙亮刘洁王鹏孙妮娜刘维正于经川
关键词:小麦育种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被引量:32
2004年
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000kg/hm2以上的超级小麦,多穗型品种较大穗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展,提高穗叶比、粒叶比来达到增穗增粒之目的。大群体"小叶株型"可能是超级小麦育种的一种模式。大穗型品种在产量上的突破,要打破分蘖力强、成穗率低、穗数少的阈值。并就育种方法进行讨论。
方正刘维正于雪方邓林超杨今胜尹朋波
关键词:冬小麦超级小麦育种
小麦株高、穗幅宽和植株展开度的研究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穗幅宽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也达显著水平,以上三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效果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的参考指标...
牟春生于经川刘兆晔姜鸿明刘维正
关键词:小麦株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