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紫外线
  • 2篇疗法
  • 2篇护理
  • 2篇化疗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化疗
  • 1篇血疗
  • 1篇血卟啉
  • 1篇治疗恶性肿瘤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腔内
  • 1篇腔内化疗
  • 1篇自血
  • 1篇自血疗法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出血

机构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河南省肿瘤研...

作者

  • 5篇裴丽华
  • 1篇赵惠君
  • 1篇王绍霞
  • 1篇高清月
  • 1篇刘彩玉
  • 1篇刘雄伯
  • 1篇谢昆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激光生物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光量子自血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及护理
1995年
抽取患者自体血200~300ml,加入血卟啉2mg/kg,通过wL-α型光量子医疗仪,经波长365~430nm紫外线照射15~20min,并同时充氧(3~4L/min)后,将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84例),每隔48h治疗一次。经1~2疗程(10~20次)后,多数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凝血。及时测定紫外线辐射强度。治疗前及治疗中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治疗后注意避光,防止光敏反应。回输时少数患者偶有寒战、发热及晕厥反应,可对症处理。年老体弱或同时放疗患者可延长两次治疗间隔时间至72h以减少紫外线照射的毒害。
裴丽华王绍霞任喜莲
关键词:紫外线血卟啉恶性肿瘤光量子疗法
紫外线波长、辐照强度与人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5年
不同波长及辐照强度的紫外线对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T及B淋巴细胞系统,造血干细胞系统以及某些淋巴因子与免疫活动性物质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紫外线血液治疗(UBI)才可能治疗与各种免疫调节异常(过高或抑制)有关的许多不同疾病。大体上讲,短波UVC(180-280nm)多为杀灭微生物并对动物细胞有光毒作用;但长波(UVA(320-420nm),中波UVB(280-320nm)则明显地产生光一免疫反应和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影响。低强度(10mJ/cm ̄2)UVA、B可增强免疫功能而高、中强度UVA、B(10 ̄3mJ/cm ̄2,10 ̄2mJ/cm ̄2)却抑制上述免疫功能,但对造血功能影响不大。因此在开展UBI治疗时要根据疾病的免疫功能病理变化来选择所采用的紫外线的波长与辐照强度。鉴于国内开展UBI治疗的现状,今后国产的UBI治疗的装置在测量波长,辐照强度方面需要加以规范化,并加强UBI治疗的免疫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以更加有效地指导UBI的临床治疗工作。
刘雄伯裴丽华刘彩玉
关键词:光疗法紫外线波长辐照强度免疫功能
肿瘤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与护理被引量:1
1989年
肿瘤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当常见。我院急诊观察室自1984年6月以来共收治87例,占同期急诊总数的25%。在综合性医院,约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4.5~8.2%。由于此类疾病的病情严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预后不良,故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将护理体会分述如下。常见病与治疗原则上消化道指空肠上段以上的消化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表现是呕血与黑便,以及由大量出血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血容量减少、贫血、组织缺氧与循环衰竭等,食道呕血多为鲜红色。由于胃酸作用,胃或十二指肠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暗红色。
裴丽华
关键词:肿瘤消化道出血护理
腹腔内化疗并发症的防治
2000年
赵惠君裴丽华马桂玲
关键词:腹腔内化疗并发症
肝动脉介入化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被引量:1
1999年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应用介入化疗术治疗一些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肝癌取得一定的效果。介入化疗术的发展为恶性肿癌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领域。由于介入化疗是通过导管插入的有创性治疗,又由于化疗药物大剂量的应用,故治疗后可出现各种反应及并发症,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裴丽华谢昆高清月
关键词:肝动脉介入化疗并发症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